针灸科

针灸科创建于1964年,2006年成为“十一五”国家中医针灸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针灸重点专科。该专科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重要的医疗、教学、科研基地。五十多年来,在司徒铃、靳瑞、张家维、杨文辉、赖新生等名医和张少珍、范兆金、王照浩、庄礼兴、江钢辉、李艳慧、郑谅、林国华等科主任的带领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形成了鲜明的岭南中医针灸专科特色,学术水平跃居国内领先水平,学术影响深远。

该专科包括针灸门诊和针灸病区(针推康复病区),针灸门诊就医环境舒适,目前门诊诊室共有10间,治疗室3间(包括穴位注射室1间,穴位埋线室1间,穴位敷贴、中药熏蒸室1间),有名中医室、流派、师承诊室2间,配有教学录播系统,治疗床位90张。针灸病区(针推康复病区)有住院床位107张,近年来,针灸病区每年住院人数呈递增趋势,门诊每年就诊人数达12~14万人次。该专科现有医护人员79人,其中医生45人,护士34人,医生中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25人,其中正高职称20人,占45%,副高职称15人,占33%,中级及住院医师10人,占22%,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为重点专科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了重要保障。

目前,该专科收治的病人以神经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各类疑难顽固性疾病为主,本科采用各种针法(体针、电针、头皮针、耳针、皮肤针)、灸法(艾条灸、隔姜灸、麦粒灸、隔药饼灸、药线灸)、穴位注射、拔火罐、梅花针、穴位埋线、小针刀、浮针、火针、眼针、毫火针等,治疗各种慢性病、疑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其中“中风病、眩晕病、腰痹病”是该科国家级重点专科的重点病种,在诊断和治疗上有一套严格的规范化方案,并且不断地加以完善。  

针灸科建科五十多年来,为全国各地乃至世界许多国家的无数患者解除了痛苦,使许许多多的患者恢复健康。每年的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是专科开展的大型群众性医疗活动,每年接受三伏天灸三九天灸的人数达到了5万人次左右,在本地区乃至全国都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该专科拥有全国名老中医靳瑞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张家维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赖新生工作室、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靳三针疗法工作室等4个工作室,其中靳三针疗法流派传承工作室已在国内海南、广西、辽宁、新疆、四川、汕头、河源等地设立了8个二级工作站,借助四个工作室这一平台,专科也申报了靳三针疗法研讨班的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将派出科室专家积极参加有中医特色、与专业相关的全国性学术会议。

在科研方面,针灸科以科研工作带动促进临床疗效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提高科研课题的广度和深度,提高科研档次。2003年至今中标国家级课题11项,省部级课题27项,厅局级课题30项,获得省级以上成果奖6项,主编论著及教材6部,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SCI论文4篇,取得了科研临床相互促进的良好效果。


图八名中医传承人庄礼兴教授查房照片



图二2016年天灸人山人海



图九荣耀时刻——流派工作室挂牌仪式



图六治疗师和护士长定期为病人做宣教,病人与医护人员其乐融融



图七大面积脑梗死合并脑疝的流浪汉经过科室精心治疗,患者终于苏醒

图三针推康复病区宽敞明亮,环境舒适



图十荣耀时刻——冬病夏治优秀个人集体



图四医院冼绍祥院长带领医务处到针推康复病区查房指导工作



图五国家重点针灸专科门诊就诊实行预约挂号,就医环境舒适



图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针灸科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