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午10时,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广州日报、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岭南名医云山大讲堂”在白云山郑仙广场开讲。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会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林丽珠教授开讲“三师而行——远离肿瘤君”专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黄学武教授为听众朋友剖析“防治肿瘤这些误区,您踩上几个?”,并就中医药如何防治肿瘤疾病向大家讲解并现场交流,得到广大市民朋友和患者的热烈欢迎。秋风送爽,许多赏景健身的人们也被这与日常生活切身相关的讲座主题所吸引,兴致盎然地加入听众行列。
林丽珠教授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向广大市民群众剖析当前肿瘤疾病的发病现状,中医药防治肿瘤特色,得了肿瘤疾病如何诊治,日常生活中要如何从饮食、减轻压力、生活起居等多个方面防治肿瘤疾病,结合当前热点问题,深入浅出的讨论肿瘤疾病的防治。林丽珠教授强调当前肿瘤疾病高发,与许多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有关,防治肿瘤疾病要学会平衡心态、释放压力,要学会做“加法”,本着“赚”的心态,来乐观地面对生活的压力,将有助于疾病的防治,促进疾病的康复。
林丽珠教授指出恶性肿瘤是世界性的难题,中国每年有350万新发的肿瘤病人,死亡的人数有250万,我们国家人口众多,每1分钟就有6个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老年化社会、环境污染、压力过度、生活习惯不良、饮食习惯不佳等因素有关,早防早治是减少肿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关键,同时,由于医学的发展,治疗的提高,肿瘤疾病已经是一个慢性疾病,可防可治。日常生活中,防治肿瘤疾病就需要做到“三师而行”——“医师”(医药防治)、“厨师”(食物防治)、“禅师”(心理防治)和“行者”(生活起居)多个方面的工作。林丽珠教授指出,中医药治疗肿瘤具有鲜明特色——讲究整体治疗、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相结合、三因制宜个体化治疗,贯穿肿瘤疾病治疗的始终,已经成为肿瘤疾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越来越受到关注,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黄学武教授指出目前防治肿瘤方面,许多民众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误区。例如有些人认为中医是万能的,单纯的中医中药都能治好肿瘤,有些人则认为中医可有可无,等到病人发展到了晚期阶段才转向中医这颗救命稻草等等。他用贴切生活的语言深入浅出剖析这些误区,并强调要如何正确去对待这些误区。黄学武教授教会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自我体检,发现隐匿存在的疾病苗头,定期到医院体检,早期发现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他同时强调中医治疗肿瘤疾病具有防止复发转移、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应该贯穿肿瘤疾病治疗的始终,成为肿瘤疾病多学科合作治疗的一部分,民间偏方、验方存在有毒药物、辨证不足都缺点,患者朋友应该慎用,治疗肿瘤疾病应该到正规医院找专业医生,辨证治疗,对疾病的恢复才更有帮助。
两位教授专业严谨、切身实用、通俗易懂的讲解深深吸引了听众注意力,许多听众在认真做笔记,或拍下幻灯展板内容。讲座结束后,听众还就良恶性肿瘤鉴别、生活中如何预防恶性肿瘤、如何体检、如何治疗等疑问向两位教授进行咨询交流,不少患者还前来咨询就诊。广东广播电视台对两位教授就观众日常关注的胃肠健康问题进行了现场采访,《广州日报》稍后也会将讲座精华内容展示给更多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