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周年庆

何伟 | 股骨头坏死保髋 四十年的坚守与创新

人物简介

何伟,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 殊津贴。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现任广州中医药大 学第一附属医院股骨头坏死科名誉主任、广东省中医骨伤研究院首席教 授、广州中医药大学髋关节研究中心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 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 医师协会骨科分会保髋学组副组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关节病专业 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国际骨循环与骨坏死学会(ARCO)中国区副主 席等。

风云际会缘中医 霜雪霁寒定骨伤

1975年,何伟高中毕业便下乡插队。1977年恢复高考,父亲专程来到 何伟插队的农村动员其复习并参加高考。1978年,何伟的高考成绩出来后, 父亲引导何伟学中医。当时,何伟对中医的了解很有限,跟中医的接触仅 仅是自己在读小学时因为发烧、流鼻血看过中医(那位中医也是其父亲的 朋友)。孩童时期看到自己止不住的鼻血不免心惊,但中医告诉他这是“出 红汗”的表现,不必惊慌,两服中药即可解决。这是何伟对中医的神奇初 印象,基于此,他便听从父亲的建议,填报了南京中医学院,从此踏上了 中医的求学之路。

20世纪70年代的大学入读条件和现在相比,自然是无法比拟,艰苦千 百倍。那时,南京中医学院刚恢复办学,宿舍、教室都尚在建设。而令何 伟印象最深的是南京寒意彻骨的冬天。全年级近百名男生挤在没有取暖设 施的礼堂里,而教室则是四处透风的临建房,每年冬天的第一个寒潮来临 时,令全身肿胀瘙痒的冻疮也随之而来。生活条件艰苦并未影响包括何伟在内的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宿舍、教室、图书馆、操场几乎是大学的全部生活所在。

当时,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都是国家包分配,根据成绩和综合排名进行分配,何伟凭借其出色的表现,自然而然地获得了留校任教的资格。但他选择回归临床,将骨伤科作为未来深耕的领域,这一决定并非偶然。

何伟在骨伤科实习期间,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的身影频繁出现在病房和治疗室,参与了众多骨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在这一过程中, 他深刻体会到了中医骨伤治疗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每一次精准的手法, 每一次成功的治疗,都让他对这门学科的敬意与日俱增。因此,当他面临 职业选择时,骨伤科成了他心中的不二之选,这是他热情与专业技能的自 然延伸,也是他对中医骨伤深厚情感的体现。

恩师厚谊三十载 教诲铭心记终生

1985年,为了满足科室发展需要,同时关注年轻一代的成长,时任江 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的周福怡主动推荐工作刚满两年、具备硕士研究生 报考资格的何伟到广州中医学院攻读中医骨伤科学硕士研究生(当时南京 中医学院尚未获得中医骨伤科硕士点建立资质)。当年,广州中医学院中医 骨伤科学只有一个招生名额,何伟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成为袁浩教授 和岑泽波教授招收的第一位研究生。1988年,何伟硕士毕业时,南京中医学院专门委托相关领导专程来广州,动员何伟教授回南京工作。但当时广中医一院的股骨头坏死研究才刚刚起步,人才紧缺,作为袁浩教授倾力培 养的第一个研究生,袁浩教授极力挽留爱徒。何伟与袁浩教授朝夕相处三 年,袁浩教授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深深地感染了何伟,决定留在广州继续研究股骨头坏死。


▲ 袁浩教授搭建的广中医一院骨坏死科研团队


▲ 研究生时,何伟与恩师袁浩教授的合影

随后的几十年,在袁浩教授带领下,何伟一直在股骨头坏死中西医结 合保髋领域耕耘,并取得了辉煌成就:1989年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年获得国家中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 等奖,200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历次申报工作,包括原始 材料的收集、申报材料的撰写、汇报、答辩幻灯片的制作等都由袁浩教授 把关,何伟具体落实。1989年,在一次股骨头坏死科研成果课题鉴定会上, 工作人员在安装幻灯机时,不慎将放置幻灯片的卡片盒子掉落在地,100多 张幻灯片全部散落到地上,如果没有将幻灯片内容烂熟于心,在短时间很 难重新正确安放。对光-辨字-排序-安装,何伟只用了几分钟就将幻灯片正确放置,顺利完成鉴定会最重要的环节——成果汇报。


▲ 袁浩教授师徒在汇报前整理幻灯卡片

潜龙勿用一朝起 大医精诚救军嫂

在何伟的记忆中,救治好股骨头坏死患者军嫂韩素云给广中医一院带 来了非常大的变化。那时,广中医一院在广州众多的医院中一直不显,从 全国中医系统来看,广中医一院的辐射力及影响力也不大。 而在广中医一院无偿救治军嫂韩素云的事情发生后,《人民日报》《光 明日报》《中国中医药报》《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健康报》等各大 媒体纷纷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不再无药可治》《股骨头坏死不再是顽疾》 等为题对袁浩教授团队研发的“通络生骨胶囊”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进行 了详尽的报道。从中央报到地方报,各种新闻稿长篇累牍,几乎所有主流 媒体都参与了报道。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有500多家媒体在全国范围内做了 系列集中报道。这对一家医院、一个科室而言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自此, 广中院一院骨科的知名度一下子就打开了。


▲ 袁浩教授、何伟教授与韩素云女士合影

数十年来,广中医一院迅速发展,何伟认为主要归功于广中医一院作为 大学附属医院,拥有更具优势的科研平台以及大学源源不断输入的人才。为 此,何伟认为医院需要强化科研工作与医院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发挥中医优 势以提高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中西结合学科发展上凸显中医能够解决 健康关键问题的能力。

峥嵘岁月战顽疾 骨伤不悔四十年

何伟对广中医一院的第一印象是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当时广中医一 院只有一个骨科,在1985年之前还是叫骨伤科。1988年,何伟参与推动分 科改革,成立二骨科,原有的骨伤科成了一骨科。1988年开科之后,何伟 教授作为袁浩教授的第一个研究生,最初科室的定位与发展重点就是股骨 头坏死和髋关节疾病。从医40余年,何伟始终专注于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与 基础研究,这是何伟希望留给骨伤科后辈们的最宝贵的经验——优秀的学 科带头人应该锚定方向,持续发力,这样,许多亚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临床和科研才能形成合力,实现对学科瓶颈的突破。

在北京举行的国际会议上,何伟第一次在国家级骨科大会上做汇报, 其关于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的观念在会场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何伟回忆 道:“当时中医药保髋的工作一直处于被西医院同行质疑的状态,这对学科 发展来讲是一种压力,但同时也是一种动力,被质疑说明中医药保髋工作 依然有机会进一步地完善和提升,我们更应迎难而上。”因此,何伟始终强 调学术交流非常重要,通过交流了解哪些方面是自己的优势,自己还存在 哪些问题和短板,做到求同存异,再结合大家的临床特点、研究背景和临 床经验,开拓保髋思路,调整优化。

今天,何伟作为股骨头坏死科的名誉主任,回望自身的研究历程,几 乎和医院的发展经历完全同步。袁浩教授带何伟的初衷是希望发挥中医药 优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股骨头坏死多角度进行评估,拿到更确切的 保髋治疗数据,从而推出疗效更确切、疗程更短的治疗方法,使更多患者 获益。基于40余年对股骨头坏死的深入研究,已形成极具专科特色的治疗 方案,然而对股骨头坏死科来说,如何在传承的同时不断创新,是一个非 常有挑战性的任务。坚守不易,一个科室要形成品牌更不容易,何伟始终 认为关键是把握好科室的发展方向。

除了把控发展方向,何伟强调临床医生要坚持锻炼临床诊断的基本功。 临床医生面对的是复杂的人,特别是针对复杂性的多系统疾病,因此需要 个体化,观察同一个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差异,再进一步总结 和提炼经验。何伟认为自己的临床经历有成功的经验和收获,但更有沉痛 的教训。医生的诊断越错误,最终结果越糟糕。偏离了方向,最后的结果 可能会对患者造成非常大的伤害。所以,医生必须非常重视诊断。

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何伟觉得患者现在更需要有温度的医生。改革 开放40余年,社会发展翻天覆地,中医骨伤科学与国家共同发展。作为一 名医生,何伟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心患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专业技能,提高对疾病的应对能力;诊断正确,避免患者走弯路, 尽力让患者花很少的时间和金钱获得健康。

何伟也知道现在有很多人对中医理念持着怀疑的态度,医院医生有时 候也面临着难处。在大环境下,虽然个体能力有限,但他始终要求自己和 身边的医生守住底线,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

德馨授业满庭芳 桃李成林映碧空

何伟从1998年开始培养中医骨伤科学的硕士,至今已培养硕士研究生 48人、博士研究生50人、博士后3人,在读博士生6人,与美国加州大学戴 维斯分校联合培养博士2人。在教学过程中,何伟对自己的学生强调:一个 医生的成就不能仅仅依赖于技术;无论在哪个级别的医院、取得了多大的成 果,认真踏实做事是第一位的;青年医生不论在哪个平台发展,都要付出足够的努力。


▲ 首届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赠“中医药保髋治疗股骨头坏死大有可为”的期冀


▲ 何伟教授在指导青年医生


▲ 何伟教授与股骨头坏死科合影

此外,何伟还说,中医骨伤科学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领域,所以医生 需要终身学习。想要在新的知识领域不落后,何伟对青年医生提出了几点 建议。

首先是要勤奋。医生需要非常勤奋,用作家鲁迅的话来说,把别人喝 咖啡的时间用在学习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何伟将自己曾经跟着袁浩教授出门诊近十年, 他会在门诊时记清楚每一个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的资料,可以像电脑一般 将复诊病人的资料和情况讲述出来。

其次是勤于观察。青年医生应该用两双眼睛去看,一双眼睛看国内外 的文献,另一双眼睛看自己,不断地将自己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每次出去 交流,首先要了解同行的做法,以便更好地改进或反省自己。

再次是要有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对学习的热情。何伟说,骨伤科实 际上是内外结合,既要具备心灵手巧的外科操作,也要具备内科医生的敏 锐洞察能力和缜密的思维。学好中医骨伤科学一定要保持热情。保持热情 的学习状态并非是强行表达,而是真的内心喜欢。

虽然讲了很多科室的发展,其实也进一步反映了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在医 疗、教学、科研、管理方面都非常重要。正值医院60岁生日,何伟希望广中 医一院全体员工拥有一个共同美好的家园,期待医院下一个60年更辉煌!


采访:陈海诚
整理、撰写:陈海诚
审阅:陈镇秋、何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