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李赛美教授简介
李赛美,女,1960年4月7日生,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中医经典临床研究所所长,中医经典病房负责人。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教学名师,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国家 “十一五”至 “十四五”规划教材《伤寒论》主编 ,全国伤寒论课程联盟理事长。全国第六、第七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伤寒论学科带头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一流课程伤寒论负责人,国家教学团队中医临床基础核心成员。
1.医教研成果
主编国家规划教材及著作56部,发表论文250余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成果18项。培养博士92名,硕士88名,博士后5名。指导中医优秀临床人才100余名。受邀出访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港澳台地区。
2.擅长领域
长期从事中医临床经典教学与临床研究,擅长运用经方辨治糖尿病、肝病、甲亢及其他疑难病症。在糖尿病心脏病、中医药降糖及经方运用与推广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创办国际经方班,创建首家经方展馆-经方阁,桂枝苑,首开《伤寒论》案例实训课,享誉海内外。
3.任职及获奖
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南粤最美中医,感动广州最美教师等称号。
(二)李赛美教授历届徒弟
李赛美教授培养人才概览:
(1)境内培养人才分布
(2)境外(含港澳台)培养人才分布
其中本院:
(左起,第一排李显红、刘津、李赛美、徐笋晶、刘超男;第二排朱艳芳、王保华、杨秋晔、凌燕、黄开颜;第三排是林勇凯、方志辉、熊学军、刘树林、刘琼)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
刘树林,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教研室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现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长桑君脉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卫生信息网络协会糖尿病大数据分会副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国家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专家及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主任培训班讲师。
擅长病种: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痛风、代谢综合征等。
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
王保华,医学博士,副教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内分泌分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委员会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和省级科研课题3项,校级课题1项,核心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8项,发表论文20余篇。
擅长病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痛风、肥胖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睡眠障碍、疲劳综合征、外感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方志辉,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内分泌分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委员。
擅长病种:糖尿病、肥胖症、糖尿病足及其他并发症;甲亢、甲减、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等甲状腺疾病;中医治疗疑难杂症。
广东省第二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
刘琼,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管理科副主任。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一项,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慢性气道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主编、副主篇、参编著作10余部。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研究项目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特等奖、二等奖。发表论文40余篇。
擅长病种:中西结合治疗哮喘、慢性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
博士研究生
熊学军,医学博士,副教授(副研究员)。中组部第22批、23批(甘肃)博士服务团成员、定西市组团式帮扶团团长,现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经方高级研修班学术顾问。曾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首届经方专业委员会理事,广州中医药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期刊中心执行主任兼《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编辑部主任,中医养生学专业经典课程导师。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5项,参与编写著作5部,撰写论文10余篇。
擅长病种: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甲状腺炎、甲亢、甲减、甲状腺肿瘤(结节)、妊娠期甲状腺疾病,以及1型、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垂体瘤、痛风、肥胖症、痤疮、失眠、男性性功能障碍、妇科月经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
黄开颜,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委员会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省中医管理局课题1项。
擅长病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痛风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垂体、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等腺体疾病。
徐笋晶,医学博士,副教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及参与各级研究项目8项,参编《伤寒论》研究生、本科规划教材与相关学术著作6部。
擅长病种: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综合症、男女更年期综合征、感冒、失眠及其他疑难杂症。
刘超男,医学博士,主治医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委员兼秘书,李赛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秘书;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内分泌分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已发表论文24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省市级课题5项,合作撰写且中标国家、省、市各级课题9项。曾获“第二届全国纯中药治疗糖尿病擂台赛”银奖,获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亚军,广东省中医药健康知识大赛一等奖。
擅长病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痛风、肥胖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月经病、疲劳综合症等。
硕士研究生
朱艳芳,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病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代谢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外感病及杂病等。
杨秋晔,副主任医师,从事超声诊断。
林勇凯,医学博士,主治医师,曾获评全国中医药院校优秀青年、广州市青年科技托举人才,广州市优秀科普工作者、广州市科普传播使者等称号,广州市科协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九三学社广州中医药大学基层委员会第一附属医院支社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委员、广州市慢性病防控与管理学会理事、广州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广州市科普作家协会委员。出版图书16本及中医动画片4部。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18项,发表学术论文42篇,拥有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37项,获各类省部、国家级奖项达30余项。
擅长病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亢甲减、肥胖、痛风、高脂血症、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慢性胃炎、便秘、胃肠功能紊乱、乙肝、脂肪肝(代谢性、酒精性)等消化疾病;失眠、慢性咳嗽、颈肩腰腿痛、慢性疲劳综合征及亚健康状态调治。
第一届院内“师带徒”
凌燕,副主任医师,1期临床研究病房主任。中国药学会中药临床评价专业委员会学术秘书,广东省中医老年病科质量控制中心成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青年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名医传承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双心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等。
擅长病种:冠心病、心衰、心律失常、高血压病、慢阻肺等;心脏神经官能症、失眠、心悸、眩晕、头痛、抑郁、焦虑、冠心病介入术后中医药调理。
李显红,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医师协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健康与养生研究分会委员。
擅长病种:擅长慢性肾脏病、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饮食运动调养,以及亚健康、慢性疲劳、失眠等人群的中医药保健。
刘津,医学博士,主治医师。
擅长病种:擅长运用中医中药、针灸等方法调理失眠及亚健康状态人群,中西医结合预防疾病、健康体检管理、中医养生调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