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思想”——首届医院青年科研论坛会议纪要
10月22日下午,由科研处筹办的建院五十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放飞思想”——首届医院青年科研论坛在医院新门诊楼七楼大会议室开幕。这是医院建院50年历史中首次组织以院内青年科研骨干为主角、以分享科研经验与心得的开放式交流论坛。开幕式由黄可儿处长主持,张伟程副院长、郭文海副书记、团委叶升鑑书记出席了开幕式。主管科研的张伟程副院长在开幕式发言,肯定我院青年科研人员是医院科技发展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希望通过举办青年科研论坛促进各学科、专科、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并预祝首届医院青年科研论坛圆满成功。
论坛分上半场和下半场,分别由妇科郜洁博士和二骨科江晓兵博士主持。共有11位来自各学科、专科的青年科研骨干就各自的研究领域、研究进展以及科研心路历程等做了简要、精彩的汇报,他们是来自三骨科的陈雷雷博士、肾病科陈刚毅主任、风湿病科陈光星教授、一肿瘤科翟林柱博士、一骨科姜自伟博士、妇科郜洁博士、三外科钟崇博士、推拿科贾超博士、皮肤科刘靖博士、脾胃病科侯政昆博士、妇科赵颖教授。各主讲老师演讲坦诚、生动,论坛全场座无虚席,在座老师以及研究生聚精会神且积极互动,气氛严肃而活泼。
要不要做科研、怎么做科研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尤其是青年医生的难题。陈刚毅老师、陈雷雷老师、姜自伟老师等对临床与科研的关系进行了生动的分析,认为“临床是基础,科研是翅膀”,科研问题来源于临床、高于临床,而科研成果又回到临床、为临床服务。临床医生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发现临床问题、通过科研解决问题是临床医生的另一项重要使命。可以说,科研也是临床工作的一部分。说到做科研的动机,陈光星老师认为临床医生进行科学研究并不仅仅是为了拿项目、拿经费、升职称,而是为了在回答“为什么”时的那份欣慰与从容!
科研如何做?各位主讲老师在总结自身科研经历的同时,都强调科研方法的重要性,强调掌握方法学是青年医师从事科研工作的基础。中医医师在科研方法学方面有“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的特点,直接影响科研思路的拓展,也使科研结果的解释与推广受到方法的制约,进而影响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候政昆博士从自身专业领域出发阐述科研的各种类型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强调临床科研思路与方法设计的重要性。贾超老师则讲述了他在探索针灸推拿领域科研方向的挑战与机遇。郜洁博士以一部经典电影做比,强调科研的前期积累,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同时也强调平台的重要性。赵颖老师则把科研比作一场独自旅行,既是一种情怀,也需要从设计、实施、统计到结果解释的完美“攻略”。
科研更需要坚持。刘靖老师、钟崇老师、翟林柱老师等强调做科研的恒心与愈挫愈勇的信心。积跬步,行千里,在科研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不断积累所需要的技能和思路,夯实基础,追踪热点,反复锤炼,勤以补拙,向前辈高手取经,做科研道路上的有心人。
论坛最后,黄可儿处长做了简短的总结发言,一是为我院青年科研骨干的学术精神和谦逊品格感到喜悦,对他们展示的才华感到惊喜;二是对参加论坛的所有青年老师和研究生全程4个小时的认真聆听表示感动,三是重申科研处对服务科研、服务临床的一贯宗旨与无悔精神。
18:30分,首届医院青年科研论坛顺利闭幕!
(后记:本次论坛反响热烈,许多青年医生和研究生在会后发邮件咨询索要《科研导报》以及论坛PPT,为方便大家交流与学习,现将相关资料共享,见附件。)

图1 陈雷雷老师——试论医生临床与科研

图2 陈刚毅老师:拍拍尘土,继续前行——DN研究困惑与展望

图3 陈光星老师—从临床实践到科研创新的思考

图4 姜自伟老师——临床医生的科研之路

图5 贾超老师——针灸推拿临床,学科交叉中前行

图6 侯政昆老师——自由、创新、严谨

图7 钟崇老师——夯实基础,开拓创新

图8 翟林柱老师:积跬步,行千里——从事科研的点滴感悟

图9 刘靖老师:追忆旧迹,温故知新——浅滩科研贵在恒

图10 赵颖老师:身未动,心已远——科研是一场独自旅行

图11 郜洁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图12 江晓兵老师主持论坛

图13 现场互动——陈光星老师答问
科研处
2014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