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四: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
发布时间: 2014年05月11日

      患者,女,60岁,2013年9月30日初诊,因“四肢多关节对称性肿痛10余年”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于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肿痛,后渐及四肢多关节对称性肿痛,未规范治疗,2013年1月始自行服用含糖皮质激素药物9个月(具体用量不详),疼痛时服用,症状反复,现来我院门诊就诊。目前症见:双腕,双肘,双膝,双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双手小关节肿痛,伴晨僵≥40分钟,纳眠欠佳,二便调,舌暗红,苔黄厚,脉弦滑。专科检查:肿胀关节:28个,压痛关节:28个,辅助检查:2013年9月27日于外院,查类风湿因子207.4 U/ml,C反应蛋白81.04 mg/L,血沉120 mm/L。

      中医诊断:尪痹  湿热痹阻

      西医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治则:清热除湿,通络止痛

      首诊处方:黄柏、苍术、杜仲、防风各15g,生薏仁、川萆薢、七叶莲各30g,牛膝、炙甘草各10g。通痹灵片(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 6片 tid,二藤通痹合剂(昆明山海棠、鸡血藤)30ml tid

      14日后复诊:含激素药物已停服2周,症状较前缓解,纳眠差,口干,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专科检查:肿胀关节:11个,疼痛关节:18个。患者四肢仍有肿痛,体内湿热未祛净,口干,表示阴液不足,无以承上,整体表现为肝肾亏虚,累及脾虚,治则当以补益肝肾,兼顾健脾与清热,以六味地黄丸为主方加减,复诊处方:干地黄、淮山、丹皮、山萸肉、茯苓、杜仲各15g,泽泻、牛膝各10g,七叶莲、川萆薢各30g,甘草6g。通痹灵片 6片 tid,二藤通痹合剂 30ml tid。

      1月后复诊, 关节肿痛缓解,无口干,纳佳,眠差,大便干。舌淡红,苔白,脉沉细缓,脉搏:55次/分,专科检查:肿胀关节:5个,压痛关节:4个。服前药后,关节症状有进一步缓解,但睡眠仍差,且出现了大便干的症状,考虑仍是肝肾阴虚所致,于是在二诊处方上增加女贞子和旱莲草,增加滋补肝肾之功。

 

医院首页 | 联系我们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版权所有 广州数园网络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粤ICP备13060292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