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案三
发布时间: 2014年04月20日

       黄某,男,60岁。因“胸闷、头痛一周”2010年4月1日来诊。诉近一周来觉胸闷、头痛、头重感,休息后症状稍缓解,无头晕,无胸痛气促,无心慌心悸,无恶寒发热,无鼻塞流涕,纳眠差,二便可。体查:BP 150/96mmHg,心肺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舌红苔黄腻,脉滑有力。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余,血压最高180/100mmHg,服用代文80mg qd降血压,自诉血压控制良好,冠心病史1年余,现服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qd抗血小板聚集,立普妥20mg qd调节血脂。2010-3-23查冠状动脉CTA示:冠状动脉各分支均可见广泛性钙化及软斑块形成,狭窄50%(局部管腔轻度狭窄);心脏彩超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射血分数为70%,余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血脂六项示:CHOL 6.3mmo/L,TG 2.56mmol/L,LDL-C 4.86mmol/L。

       从患者的病史和辅助检查看,冠心病诊断明确,因患者临床症状稳定,暂无行PTCA术的指征,目前可中西结合,优势互补进行治疗。陈老谓,此为痰郁,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治宜清热化痰,方用温胆汤七剂加减,方药如下:

       陈皮5g     茯苓15g    法半夏10g

       竹茹10g    枳壳10g    薤白15g

       远志15g     羌活10g   瓜蒌仁 10g

       藁本10g     甘草5g    夜交藤30g

       另予代文80mg qd降血压,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qd抗血小板聚集,立普妥20mg qd调节血脂。

       二诊 2010-4-13:药后上症基本消失,现无特殊不适,无头痛头晕,无胸闷心慌等,嘱继服上诉西药,定期门诊随诊。

 

       案语:参四诊资料,此患者为痰郁,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胆为清净之府,肝胆疏泄不利,胃气不和,从而化热生痰,痰热上扰清窍可见头痛头重感,痰热上扰心神,则见眠差,胃气不和可见纳差。舌红苔白腻,脉滑有力亦为痰郁之症候。治宜清热化痰,方用温胆汤加减。正如《时方歌括》中云:“二陈汤为安胃祛痰之剂,加竹茹以清膈上之虚热,枳实以除三焦之痰壅,热除痰清而胆自宁和”,温胆汤清热化痰和胃,加上性升散通行的羌活、善于走窜上达颠顶之藁本共奏祛风止痛之效,夜交藤、远志安神宁心,薤白、瓜蒌仁开胸除痹。全方配伍严谨,主次分明,恰合病情。本病案充分体现了陈老临证时坚持“中西结合,优势互补”的诊疗风格。西药起效较快,效果确切,但作用靶点单一,在患者主观症状改善方面欠佳;中药从整体出发,作用靶点广泛,系统调节人体机能。两者相合相得益彰,在本病的诊疗中体现无疑。

医院首页 | 联系我们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版权所有 广州数园网络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粤ICP备13060292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