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三:鲜犁头草治疗化脓性关节炎
发布时间: 2014年07月02日

    关某,男,4岁。2010年12月15日初诊。外伤致右膝关节疼痛、反复流脓2月余前来就诊。家属代诉2003年10月10日玩耍时被铁钉刺伤致右膝出血,当时送当地医院作伤口清创,肌注破伤风抗毒血清,口服抗生素治疗。1周后患儿伤口仍见渗液、流脓,局部红肿热痛,患膝关节活动受限,送至广州某医院,诊断为右膝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先后3次行手术切开排脓,灌注引流,并作小腿皮肤牵引,静脉滴注头孢拉定、罗氏芬、泰能等治疗2月,伤口迁延不愈,仍见脓液渗出、肿胀未消。遂转我院求治。入院症见:发热(38℃),舌质暗淡有瘀斑、苔黄,脉弦细数。查体见右膝局部红肿热痛明显,膝前外侧见一纵向弧形约8cm长手术疤痕,疤痕中下1/3处见一创口,直径约0.8cm、色暗红,局部渗出较大量清稀淡黄色液体,膝关节强直固定于10°伸直位,活动度为0°,大小腿肌肉明显萎缩,全膝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WBC 18×109/L,ESR 80mm/1h。X线、MRI检查提示:右膝化脓性关节炎。
      
    诊断:中医诊断:右膝无头疽——热毒内盛,血凝毒聚
    西医诊断:右膝化脓性关节炎
      
    治则:清热解毒、扶正祛邪、消肿托毒
      
    方药:犁头草鲜品(采自广州市从化山区)50g。每天1剂,加清水2碗半,煎煮取汁大半碗,分2次温服。
      
    疗效观察:患儿服3剂后热退(36.7℃),右膝肤温明显下降。继服7剂后,伤口渗液减少,红肿消退,见新鲜肉芽生长。守方续服药共23剂后,伤口愈合出院。
      
    二诊(2004年3月2日):患儿自诉患膝无疼痛及压痛,完全消肿,膝屈伸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评析]:陈教授认为,瘀热滞留,邪注骨节,或正气亏虚,邪气稽留是骨关节感染性疾病病机的重要环节。抓住此发病重要环节,辩虚实就可确立祛邪扶正的基本法则,以标本兼治。本例无头疽患儿辩证属热毒内盛、血凝毒聚,故治以清热解毒、扶正祛邪、消肿托毒为主。在此陈教授采用多年经验方——鲜品犁头草单味道地药材,功兼扶正、驱邪、清热、托毒,攻补兼施、标本兼治,治疗效果满意。多年来,陈教授善用犁头草或合黄芪治疗急性、亚急性、慢性骨关节感染性疾病,根据患者病情虚实、标本、轻重,采用鲜犁头草50-150g或合黄芪50-100g煎服及单味鲜犁头草100-150g捣烂外敷患处,临证屡见奇效。

 

医院首页 | 联系我们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版权所有 广州数园网络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粤ICP备13060292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