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感悟(陈铭)
日期:2018年07月04日 04:25:15

光阴似剑、日月如梭,转眼三年的跟师学习即将结束,三年来与老师朝夕相处,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仿佛就如昨天。三年前经国家中医药局批准,我有幸成为了著名泌尿男科专家、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中国中医药学会泌尿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及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男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主任,大外科主任崔学教教授的入门弟子。三年的时间在老师谆谆教育下,使我从一个中医的门外汉,得窥中医之奥妙,中医理论之浩瀚。老师行医3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泌尿男科方面,融会贯通地应用中西医知识,治疗各类泌尿男科疾病,效验具丰。学生在此将三年的学习情况作个汇报。

学生于2003年 3 月正式开始跟师学习,三年来坚持每周两个半天跟师门诊,两个半天独立门诊,余时间在病房,管理病床,跟随老师查房,并与老师同台手术。书写门诊病历105篇。撰写跟师学习心得36篇。公开发表2篇总结老师学术思想的论文。并参与了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编写(编委)、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的配套应试练习的编写(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精编外科学》的编写(编委),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6篇)。课题《通腑合剂防治术后肠粘连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得广东省2002年科学技术三等奖;《新药前列安栓的开发研究与应用推广》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应用类成果二等奖,广东省2003年科学技术三等奖。

老师不仅中医理论知识渊博,而且在临床实践中善于应用、总结。“通法”是中医外科学最常见、最基本的一种治法,看似简单明了,其实在临床真正用好、用对很难。如何更好的在泌尿生殖外科使用,至今未有人系统的总结过,崔老师集数十年之临床经验及渊博的中西医理论知识详细总结了“以通为用”的含义、分类、病理生理等,对学生及广大中西医工作者今后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维持生命活动的气血及各类津液和机体代谢过程所产生的物质的形成,输布,吸收,排泄都必须凭借流通的运动形式来实现的。流动必须在具有腔道的管道组织中才能进行。管道必须通畅才能起作用。《素问,调经论》云“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经隧”可理解为管道。“通”:贯通, 由此端至彼端,中无阻隔, 动而通畅.。“用”:活动.,功能,作用。《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论述了水液通过经隧运行的升降过程。经隧管道的通畅无阻是机体活动,功能的基础,气血津液,五脏六腑都必须以通达的形式进行及完成其生理功能。“六腑以通为用”,作了更直接的注释。

泌尿生殖系统最主要的结构是管道,不管是什么样管道,也不管管道的粗细,通畅是其最最基本的要求。尿液的产生、排出;精液的生成、输送、排泄等均要求管腔通畅,通畅无阻为顺,与中医理论中六腑以通畅下行为顺,以通为用的生理特点相吻合。

通法的类型:清通、消通、补通、调通、温通等。《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必先五脏,疏其血气,令其调达,以至和平。”说明五脏之治,其要在通。《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所称的“达之”,“发之”,“夺之”,“泄之”,“折之”本质都属于通法的具体措施。

总之,“通法”中医外科治法中基本的方法之一,在老师用来可治疗较多的泌尿男科病人,因而归纳、总结是我们今后进步的源泉,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更新、不断总结我们的医术才能提高。

三年的光阴在人生旅途中是短暂的,但老师的谆谆教诲、殷切的希望永留学生心间。由于我中医理论知识薄弱,对老师的一些经验、教导理解不深,甚至不甚了了,但我会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更加努力、不断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