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学教教授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半世纪,中医功底深厚,专攻泌尿、男科疾病,主要学术经验为“以通为用”。
通与“以通为用”的含义
维持生命活动的气血及各类津液和机体代谢过程所产生的物质的形成、输布、吸收和排泄都必须凭借流通的运动形式来实现的。流动必须在具有腔道的管道组织中才能进行,管道必须通畅才能起作用。《素问,调经论》云“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经隧”可理解为管道。“通”:贯通, 由此端至彼端,中无阻隔, 动而通畅。“用”:活动,功能,作用。《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论述了水液通过经隧运行的升降过程。经隧管道的通畅无阻是机体活动和功能的基础,气血津液、五脏六腑都必须以通达的形式进行及完成其生理功能。“六腑以通为用”,作了更直接的注释。
1.1“以通为用”在泌尿系的生理功能中的表达及“以通为用”障碍的病理特点
通过在肾小球的网状毛细血管中血浆中的水分和溶质多重滤过进入肾小囊,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和肾小管的分泌,完成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等体液调节和排泄机体代谢非蛋白氮物质、机体吞噬的废物、外来化合物、药物、食物添加剂(即排毒)等功能,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有重要意义。通畅无阻是管腔组织或器官的基本条件。任何环节的阻滞,不管是毛细血管或肾单位中的其他腔管,都可能影响尿液的正常生成。崔教授认为,肾脏的这种功能,诚然为中医学“肾主水”的理论所涵盖。
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共同特点是内层为粘膜,外层有肌纤维组织的空腔性器官,在完成以排泄形式的生理功能中,都以自上而下,通畅无阻为顺,与中医理论中六腑以通畅下行为顺,以通为用的生理特点相吻合。
有效血容量不足、严重感染和中毒等肾前性因素,通过影响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与各类肾小管的液体流量和流速,相互间的渗透压等变化,使尿液的生成发生障碍。从中医学理论解析,气脱、血脱、亡阳、亡阴、厥症、逆症,均可造成气机郁闭,而出现脉微欲绝,少尿或无尿等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
肾后性的因素主要是尿液排泄通路狭窄或梗阻,尿液储留,管腔呈囊性变,梗阻上方肌肉纤维变性,腔壁舒张收缩力度下降,造成尿路梗阻的恶性循环。此外,储留的尿液中的晶体物质和部分有机物易于析出,形成结石。结石除了可引起尿路梗阻外,还可以损伤管腔内膜,造成出血,或继发感染,结石移动也常常激惹管腔的平滑肌而引起肾绞痛。
1.2生殖系“以通为用”障碍的病理特点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良,不能生产精子或生产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不足够;或在睾丸完全发育前,感染殃及睾丸,或睾丸局部遭受创伤,曲细精管的基础组织损伤,不可康复,造成先天性或继发性睾丸原因的无精或少精症。
先天性输精管缺如,或继发于后天感染的附睾,输精管结节或肿块压迫附睾管、输精管的通路,或直接引起附睾管或输精管狭窄甚至梗阻而造成无精或精子活动力低下。
射精管尿道开口如为隆突性病变前挡,就可能发生逆向射精。在性兴奋时阴茎的海绵体血流灌注不足,则导致阳痿。
综合泌尿生殖系的病理改变,其共同特点是大小粗细不同的管腔组织或器官,因不同的病因造成不同程度的阻塞。因阻塞而不通而影响到需要在腔道中生成和输送的尿液、精子、性激素等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物质的代谢。
1.3“通”障碍(即不通)的分类
腑气郁闭 宏观腔道器官的梗阻,其正常容载的物质潴留,梗阻上方组织本能地加强蠕动,企图克服梗阻,或腔壁受激惹,以伴有阵发性绞痛为特点,属实热壅滞之闭。如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尿道结石等。微观腔道组织中组成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和各种肾小管因血供不足,或血液粘度过大,或因毒性刺激引起管状组织痉挛,以有严重感染的原发病及少尿或无尿,急性肾功能不全为特点。
血脱阳虚 包含泌尿生殖系统在内的多器官赖于温化和濡养的阳气,血液竭尽衰微,生理功能极度低下,属于虚闭。以有大出血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等原发病及脉微欲绝,生命垂危为特点。
热壅瘀阻 发生在泌尿生殖系的有反应的感染性疾病,其局部大多有红肿热痛,本身的肿胀或间接的压迫,造成管腔变小或阻塞不通,是感染性炎症继发病变部位充血、出血所致。属于实闭。以有寒战高热,或寒热往来,局部红肿热痛显著等症状体征为特点。
瘀热阻络 管腔或管腔周围组织因慢性充血,逐渐纤维性变,血液代谢交换速度减慢,组织弹性减弱,其腔内,或其周边管道组织腔内液体物质潴留,可发生腔壁神经纤维受压疼痛,及继发感染。其感染是腔内物质停滞而继发的,在中医理论,属于瘀久化热,与属原发于热毒之邪的热壅瘀阻有急缓轻重的差别。热壅瘀阻类发病急,病情重,治疗不彻底易迁延转变为瘀热阻络类,而瘀热阻络类发病缓慢,病情较轻,但病程较长,常常迁延反复。属于久瘀虚热之闭。以有性腺或与性腺的血循环关系密切部位的慢性充血病史,以及下腹或性腺器官及其周围隐约胀痛为特点。
痰湿阻络 发生在泌尿生殖系的原发性无热无痛的结节或肿块,可压迫管腔器官,也可破坏管腔组织,造成尿路或精道梗阻或阻塞。属于痰湿乘虚内停阻络之闭。以有脾虚,肾阴不足,且泌尿生殖系统局部有或坚如石或软如馒的肿块为特点。
浊毒内遏 发生在泌尿生殖系的肿物,可因压迫或侵犯累及其他重要组织或器官,或肿块为菜花状改变。其浊毒形之以外的肿物可对尿路,精道造成阻塞。同时,浊毒也可侵淫扩散,引起多器官的病变。属于正虚,浊毒恋滞气血,成徵遏内。以有局部肿块,以及全身状况迅速恶变的特点。
1.4通法的类型
关于通法的运用,《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必先五脏,疏其血气,令其调达,以至和平。”说明五脏之治,其要在通。《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所称的“达之”,“发之”,“夺之”,“泄之”,“折之”本质都属于通法的具体措施。
清通 对热毒之邪,或属于热证,阳证的病症,遵循“热者寒之”的原则,使用寒下法,或在运用通法的同时,结合清热解毒,凉血,泻火等法。清解热毒郁邪,恢复组织代谢通路。
消通 对病变属于滞,痰,瘀,徵,瘕者,遵循“坚者消之”的原则,在运用通法的同时,注重结合行气涤痰,活血祛瘀,软坚散结,消滞之气,留之痰,阻之瘀,积之徵,聚之瘕。
补通 对气虚鼓动无力,血虚失于濡养,无原发组织管道阻塞,属于虚滞。扶助正气,补足有效血容量,结合选用活血祛瘀法,以防止继发的高粘血症或血瘀证。
调通 脏腑失调引起气血不通畅,在生殖系疾病较常见,多为肝脾不和,肝肾失调和心肾不交。调治应兼顾标本,主次,急缓,理顺通达。
温通 对寒凝,寒湿外邪致病,或临床表现为阴寒湿内阻者,遵循“寒者热之”的原则,运用温阳开窍,温中豁痰,温化寒湿等治则,熔化寒湿之阻。
1.5泌尿生殖系疾病的证侯归属及治疗对策原则
继发于严重感染性休克的急性肾功能不全 其无尿或少尿属于热毒内攻引起的腑气郁闭。常出现痞、满、燥、热等症侯群。 应中西结合治疗原发疾病,攻补蒹施,清热解毒与益气救逆并重。给药途径以静脉和灌肠为主。
发生或并发于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急性肾功能不全 其无尿或少尿属于正气衰微,并有瘀热交结,阳虚气绝的腑气郁闭。多出现厥、逆、脱、闭等症侯群。应扶阳救逆为主。给药途径也宜以静脉和灌肠为主。
继发于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的急性肾功能不全 其无尿或少尿属于血极虚,气将绝的血脱阳虚。多表现为厥冷,面色无华,脉微欲绝等症候群。应紧急输血,并尽快止血或控制出血,以补血、补气、止血为主。
尿路结石,肾绞痛 尿路结石,体液内环境调节失控,即相当于肾主水的功能失调所内生的有形之邪,结石移动过程中,对尿路的气血的刺激,引发自我保护性的气机郁闭。一般表现为忽然发生绞痛及牵涉性疼痛,和一时性、易复性的厥逆等症候群。治宜开启气机,行气消瘀,通淋解肌。开启气机,首推针刺。
尿路结石,肾盂积液 尿路腔内的结石阻塞尿液下排的通路,尿液不能顺利下排,就会停留在结石上方的尿路,当重吸收功能失代偿后,则造成结石上方的膨大部位肾盂发生积液,严重者导致肾囊性变,甚至发展为梗阻性肾功能不全。一般表现为腰部胀坠不适,可有血尿或反复的尿路感染,大多近期内无典型的肾绞痛。治宜尽快解除梗阻。体外震波碎石,手术取石,药物排石,药物溶石(化石)等方法的适应症选择目前已较规范。
肾癌,血尿 肾癌肿块,及癌肿侵犯破坏肾组织出血凝固的血块,均可阻塞肾集合管或肾盂,影响尿液排泄的通路。以腰痛,腹部肿块,伴有血块的血尿为临床表现的特点。宜尽早手术。中医药围手术期益气扶正,利尿化瘀解毒参与治疗。
肾结核,积水 肾痨,原发肾阴不足,阴损及阳,导致肾阴肾阳俱虚,温熏气化不力,水液或代谢不全,成痰成饮,或储留形成积水。以腰部坠胀,尿频,血尿,肾造影见肾盏呈虫蚀样改变,肾盂扩张,积液,输尿管扩张僵直等为临床表现特点。宜规范的抗痨治疗,中医药一般以滋补肾阴,清需热,凉血通淋,化痰散结等原则参与治疗。
膀胱结石,急性膀胱炎 结石堵在尿道出口,尿液不能下排,膀胱通调水道的“洲都之官”功能受阻,气机郁闭。同时储留的尿液可化热。以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忽然中断,下腹,尿道灼热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特点。治宜通腑,通淋,清热行瘀。
膀胱结石,急性尿潴留 结石嵌钝于输尿管出口,尿液完全不能外排,膀胱压力增大。以尿急而排不出,怒挣而无功,痛苦难名,膀胱区膨隆胀痛为临床表现特点。宜紧急处理,应用器械把结石推回膀胱,导尿,停留尿管。治宜排石,化石,行瘀清热通淋。
膀胱肿瘤,血尿 肿瘤如发生在输尿管膀胱开口部,就可能阻塞尿进入膀胱,造成输尿管甚至肾盂扩张积液;如果发生在膀胱三角区,则会引起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受阻。肿瘤对组织或器官破坏或侵犯,都可以发生血尿。三角区部位的病变,以伴有血块的血尿和尿频,尿急,尿痛为特点;三角区以上部位的膀胱肿瘤,大多以伴有血块的无痛性血尿为引起病者注意的首发临床表现。膀胱镜检查及活体检查能确定肿瘤的部位和性质。可疑诊断,应抓紧检查,确定诊断,宜尽快手术。围手术期,中医药治疗法则为益气养阴,清热解毒,行瘀通淋。
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 老年男性,肾气渐虚,调节其主的协调能力降低,导致围绕尿道的前列腺髓质部和与尿道无直接毗邻的前列腺皮质不对称增生,形成压迫尿道出口的良性肿块,造成排尿困难。以老龄、睾丸功能正常,尿频和排尿困难,排尿时间延长,尿后余沥等下尿路激惹症状为特点。治宜益肾,补气,祛瘀消肿。
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 在前列腺增生的基础上,感邪化热,局部充血水肿,或膀胱充盈过大,压迫郁闭气机,难于开启,舒缩排尿,发生尿潴留。以有频急的尿意,膀胱区膨隆,触痛,但尿液不能排出为临床表现特点。治宜紧急穿刺置管,缓慢排空尿液。针灸参与开启气机,解肌清热,消瘀通淋等有利于保护膀胱的逼尿肌功能。
急性前列腺炎 热毒壅滞前列腺局部,可缘于全身性感染,也可局部穿刺或生殖器不洁染毒所至。以明显的全身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及前列腺敏锐的触痛为临床表现特点。治宜清热解毒,通淋消痈。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包括腺管和腺体的不同程度的慢性纤维性变,引起腺管管腔变窄,管壁蠕动力下降,管周组织弹性降低,前列腺液排泄障碍,储留不畅,张力增大,对分布于前列腺周的盆骶神经丛产生不良刺激。病因复杂多元,症状多寡差异甚大。目前,较肯定的因素是性腺的慢性充血和尿液前列腺返流。以尿频,排尿不尽,滴白,会阴,下腹,腹股沟,睾丸等部位疼痛,范围较弥散,定位不明确,性质多为隐痛,坠胀或不适,前列腺液的常规检测结果不一定与症状成正比等为临床表现特点。治宜注意局部与整体,病因和症状的兼顾。局部强调活血祛瘀通络,针对整体遵循审因,辨证,正邪消长等原则。
急性睾丸-附睾炎 不论是化脓性细菌还是腮腺炎病毒,或结核杆菌的感染,均可能对睾丸的曲细精管的生精功能,间质细胞的雄激素分泌功能发生不良影响。也可能引起曲细精管和附睾管的狭窄甚至闭锁,精子通路受阻。以急性发生的睾丸,附睾肿大剧烈疼痛,触痛敏锐,伴有畏寒,发热,头痛,口苦,尿黄等为临床表现特点。治宜清热泄火,利湿消肿。
慢性附睾炎 附睾是精子汇合,发育成熟的部位,且神经末梢反应敏感。慢性附睾炎可能影响前列腺液的酸碱度以及果糖和重要的微量元素(如锌)的代谢。同时,形成的结节或肿块,又可能造成精道阻塞。近年,非淋性尿道炎继发的慢性附睾炎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成为影响男性精子活力的重要病因。慢性附睾炎以附睾结节或肿块,触诊轻度疼痛,病情进展慢,全身症状轻为临床表现特点。治宜解毒,清虚热,消瘀化痰,软坚散结。
附睾结核 附睾部结节或肿块,可能对精道的通畅度或内环境不良影响。以附睾部结节或肿块质地稍硬,但无痛,无热,局部皮肤无色泽改变,全身症状不明显为临床表现特点。治宜养阴,清虚热,化痰消瘀散结。
1.6结语
崔学教教授以“六腑以通畅下行为顺,以通为用”的观点来阐述泌尿生殖外科的疾病证候归属和治疗对策,以中医理论来解释泌尿生殖外科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中医在泌尿生殖外科领域的理论,具有一定的临床理论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