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枫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陈基长教授学术继承人,从事骨伤科疾病研究 30 余年,在膝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诊治方面有着独特的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良多。结合导师本人指导和个人跟师体会,现将临床中黄枫教授遵循“天人相应”理论,因地制宜运用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经验整理如下。
1、病因病机
膝骨性关节炎是以软骨退行性变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发病率位于四肢骨关节病中的首位。目前,现代医学对其病因仍未完全明了,但一般认为该病与年龄、肥胖、气候寒湿、遗传、关节形态异常、外伤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根据统计,在深圳50 岁以上中老年人口中有9. 7%的人群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本病属中医学“痹证”、“骨痹”、“筋痹”范畴,感受外邪、肝肾亏虚、脾胃虚弱、筋骨失养、瘀水互结、滞留关节、饮食不节为发病原因。《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将膝骨性关节炎的证候分为肾虚髓亏、阳虚寒凝、瘀血阻滞3 型,该分型为临床所广泛应用。但是黄枫教授认为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上述证候分型并不足以概况该疾病的病理本质。黄教授认为膝骨性关节炎的中医病机以肝肾亏虚为本,血瘀痰凝、痹阻经络为标,在本虚的基础上,外感风寒湿邪、筋络闭阻,有形之邪留滞从而发病; 病程日久,瘀阻经络,又可影响气血津液的生产和输注,加重肝肾脾胃的亏虚。
2、岭南人群的病理特点
黄教授认为“天人相应”观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医医师一定要掌握全面整体的观念。在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病机认识方面黄教授十分重视地域因素与饮食生活习惯对患者的影响。早在《黄帝内经》中就阐述了痹证与气候条件、生活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东南之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 南方者,阳之所盛,雾露所聚; 西方者,沙石之处,水土刚强; 北方者,地高陵居,风寒冰冽。”不同地域的居住人群,接受的日照、温度、湿度等气候影响不同,就会形成特有的体质特点。珠三角地处岭南地区,全年气候温润多湿,人们易受湿邪所困; 常住居民的“早茶”、“夜茶”习惯加重了脾胃的负担,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同时由于毗邻海岸,人们喜食鱼虾海鲜,饮食喜肥甘厚腻,易化生湿热。以致岭南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临床证候有其相应的特殊性,容易合并脾虚湿盛、气血不足的临床表现。黄教授认为对于岭南人群的临床辨证一定要依据“天人相应”理论,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全面把握患者的病证特点。综合来说,岭南人群的病理特点易于出现脾胃虚弱、湿热偏胜的表现。
3、临证治疗
3. 1 治则治法
中医中药是临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常用疗法之一,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治疗手段,具有疗效可靠、费用低廉等优势。黄教授认为,对于各阶段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均可首先尝试采用中医药物治疗,但同样需要依据“天人相应”理论,根据岭南气候、患者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辨证施治。黄枫教授在使用中药内治时常常以健脾益气除湿、补肾通络除痹为组方用药基本原则。
3. 2 用药特点
在用药组方时黄枫教授用药量轻药简,常以四君子汤、四物汤补益气血,佐以补肝肾、祛风通络的药物,同时根据岭南人群多湿多热的体质特性加用清热健 脾燥 湿药物。黄枫教授在选用药物时善用岭南本土中药材,诸如两面针、鸡血藤、宽筋藤、广东海风藤、布渣叶等属,取其取材方便、功效显著、价廉物美之意。
3. 3 常用药物
健脾益气化湿: 党参、茯苓、白术、白扁豆、黄芪、薏苡仁、炙甘草、白豆蔻、玉竹; 补血活血理气: 当归、熟地黄、赤芍、丹参、何首乌、三七;补益肝肾: 吴茱萸、续断、盐牛膝、石斛; 行气通络除痹: 延胡索、两面针、鸡血藤、宽筋藤、广东海风藤、首乌藤、桑枝; 清热消滞燥湿: 布渣叶、黄芩。
4、典型病案
何某,女,72 岁,广东广州人,因“右膝关节疼痛、僵硬10 余年,加重 1 个月”就诊。患者自诉 10 余年来右侧膝关节间歇性疼痛,活动后稍缓,休息时疼痛明显; 膝关节肿胀、僵硬,活动受限。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厚腻,有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纳差、头身困重、大便黏滞且次数增多等症状; 查体: 右侧膝关节僵硬、肿胀,活动受限,活动度在 0° ~ 10°之间; 局部皮温稍高,舌暗,苔黄腻见瘀斑,脉滑数。X 线片示: 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质致密,关节边缘有唇样增生。诊断: 膝骨性关节炎( 脾肾亏虚,湿热痰瘀证) ; 治法: 健脾益气祛湿、补肾通络止痛,辅以清热燥湿通痹; 拟方: 熟党参、白术、茯苓、吴茱萸、玉竹、石斛、醋延胡索、白扁豆、丹参、川芎、两面针、鸡血藤、炙甘草。水煎服。2 周后患者复诊,精神较前明显好转,诉膝关节局部疼痛肿胀减轻,纳眠及大便均有明显改善,守原方不变,再次服用 2 周后,患者精神饱满,右膝关节无疼痛、肿胀,活动度可达 40° ~ 60°,诉可步行 2km 而无痛感,纳眠及大便基本正常。嘱其减少长距离行走,节制肥甘厚味饮食。
5、体 会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疾病,久治难愈,现代医学仍未明确其病因。基于传统中医理论的中医方药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天人相应理论起源于《灵枢·邪客》“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从整体角度阐释了人体生理病理与自然界息息相应的关系。将“天人相应”作为出发点来审视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是中医学的重要方法。在不同地理条件下人们的体质类型、生活饮食习惯也各不相同,会对病证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在诊治疾病时注重了解自然、社会因素对于痹证的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意义。黄枫教授对膝骨性关节炎辨证论治时深刻体会“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因地制宜,注意岭南地理炎热潮湿气候环境以及患者饮食生活习惯对疾病的影响,以健脾益气除湿、补肾通络除痹为组方用药基本原则,善于应用地方中草药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用药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虎群盛 黄 枫,原文载于《湖南中医杂志》2016年2月第32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