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弟子感悟3
发布时间: 2015年12月02日

罗月中

  洪钦国教授对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诊治经验丰富而独到,尤其在IgA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方面颇有心得,本人跟师多年,深有体会。

  洪教授结合了古代名医的学术思想以及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认为IgA肾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阴虚或气阴两虚,标实以湿热、瘀血、风热等常见。急性发作期以标实为主,慢性缓解期以本虚为主。病变发展与热、湿、瘀、虚关系密切。若其人素体阴虚,肾阴不足,阴虚火旺,或水不涵木,肝经火旺,或水不济火,心肾不交,心经热盛,虚火内炽,灼伤络脉,可导致血尿诸症。病久阴损及阳,肾阳不足,精气不固,或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脾肾不足,清气下

  陷,精微下泄,致蛋白尿等症;脾肾阳虚,气不化水,水湿泛滥,而为水肿; 如脾失统摄,血不归经,则为血尿。肾虚不足,腰府失养,则病腰痛。久病不愈,气血亏耗,阴阳受损,五脏虚衰,久虚不复,则病虚劳。脾肾衰败,清气不升,浊邪不化而无尿,则病癃闭,继之湿浊内蕴,中阻脾胃而呕恶,则病关格。久病气血阴阳不足,或阳虚寒凝,或气虚不运,或虚火炼液,均可导致瘀血内停,水湿内蓄,使病机复杂,病程缠绵。因此,治疗上常根据以下五大证型进行:

  1. 风邪外袭证 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发热,咽痛或咽痒,咳嗽,扁桃体肿大,舌红、苔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利咽止血。方用银翘散合滋阴养咽药,加入玄参、生地黄、沙参等。

  2. 下焦湿热证 平素小便黄赤,常于外感风热后,咽痛发作,血尿加重,甚则肉眼血尿,或见口舌生疮,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方用小蓟饮子加减。

  3. 阴虚内热证 肉眼血尿,或持续镜下血尿日久,头晕耳鸣,口干咽燥,时有咽痛,或口腔溃疡,腰膝酸软,常于感冒后血尿加重,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方用知柏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

  4. 脾肾两虚证 尿血日久,倦怠乏力,气短声低,劳累后血尿加重,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少华,食少纳呆,眼睑或下肢浮肿,易感冒,舌淡有齿印、苔白,脉沉细。治法:健脾固肾。方用补中益气汤合真武汤加减。

  5. 气滞血瘀证 尿血日久,面色晦暗,腰部刺痛,固定不移,腹胀胁痛,妇女月经不畅,痛经或闭经,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沉涩。治法:活血止血,疏肝行气。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对 IgA肾病的治疗,洪教授也强调患者平素生活护理和饮食调摄。经常告知患者,适寒温增减衣服,防止或减少外感的发生,从而减少复发并巩固疗效。在饮食调摄方面,强调合理食疗对缓解病情的作用,所谓“医食同源”,根据不同的证型,其食疗方法也有不同。风邪外袭者:可服香菜草鱼片汤,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忌食膏粱厚味之品;其中发热重者,多喝冬瓜汤、粉葛汤等。下焦湿热者: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多选清热解毒、利湿之食物,如冬瓜粥、薏苡仁粥、西瓜汁,亦可用白茅根、车前子、玉米须水煎代茶喝。阴虚内热者:宜食用养阴滋阴食物,如百合、山药、银耳、天冬、麦冬、燕窝等,可选用鲜地黄粥、麦冬粥、菊花枸杞子茶等,禁用动火伤阴之品,忌烟酒辛辣煎炸食品。脾肾两虚者:可食用补中益气之品,如五指毛桃、莲子、山药、龙眼、大枣,忌食生冷瓜果、凉拌菜,适当给予温补食物,如五指毛桃瘦肉汤。肝郁气滞者: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刺激,配以轻、清、芳香花类泡茶,如素馨花、合欢花、佛手花、玫瑰花等。痰湿壅盛者:少食用膏粱厚味甜腻之品,以免酿湿生痰,平素饮食可酌加陈皮、春砂仁等行气健脾化痰之品。

医院首页 | 联系我们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版权所有 广州数园网络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粤ICP备13060292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