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弟子简介——陈兴华
发布时间: 2018年06月22日
陈兴华,广东兴宁人(海南定安出生),1965年10月生。广州中医药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护理中心副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批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中医优秀临床人才)培养对象;2004~2008年被遴选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第三批校级培养对象。2004年9月被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晋升为主任中医师,2014年9月被遴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针灸学会手疗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疾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灸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针灸协会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针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佛山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专家库成员。

陈兴华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对运用针灸方法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帕金森氏病以及亚健康疾病均有较深入的研究。其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风后遗症循症针刺治疗优化方案及影响疗效共性技术的临床评价》的临床研究;同时分别主持了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针刺干预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疲劳、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艾灸对慢性疲劳模型大鼠血清素转运体基因多态性的影响》的课题研究。在坚持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同时,担负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各专业学生《针灸学》、《经络腧穴学》、《神经病学》等专业课的讲授工作和临床带教工作。授课效果良好,获得师生们的好评;2004年度荣获医院临床教学观摩评比一等奖。同时主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七年制中医学专业针灸方向人才培养教学与临床改革研究》的教学研究;参与拍摄的视听教材《经外奇穴的部位和临床应用》荣获2001年卫生部优秀视听教材一等奖。

陈兴华师承靳瑞教授,对岭南针灸学派中的奇葩—靳三针疗法的临床应用具有较深入的研究。其作为主要参与者参加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总结和传承方法研究” 纵向研究课题《靳瑞学术思想研究》的研究;撰写的博士论文《针刺对慢性疲劳模型大鼠5-HT系统功能及HPA轴的调节作用研究》荣获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2007学年度“靳瑞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学金”。在完成繁重的医、教、研工作之余,他勤于笔耕,先后参与了4部自编教材的编写工作;主编专业论著4部;副主编专业论著1部;参编专业论著5部;先后有40篇专业论文在省级以上核心刊物发表。参与完成的靳三针治疗中风偏瘫操作技术规范(证书号:2012510129)获 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2,5)。
医院首页 | 联系我们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版权所有 广州数园网络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粤ICP备13060292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