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通常是我们休闲或者放松的一种方式,然而,按摩还能给受伤的关节治病。不过,这得挑好时机,正确的时间与手法才能起到治疗效应,否则就会适得其反。究竟怎样呢?
急性期,不能按摩
急性期 通常指伤后24或48小时以内,意外损伤可产生受伤组织出血和局部出现红肿痛热、功能障碍等征象的急性炎症。因而,可分为意外损伤(如肢体碰撞伤,膝、踝关节扭伤等)或关节磨损的急性炎症。
此时的处理原则主要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和减轻炎症。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中的一种或数种。这套方法使用越早越好。
加压包扎就是用适当厚度的棉花或海绵放于患部,然后用绷带稍加压力进行包扎。一般是先冷敷,后加压包扎,但也可二者同时并用。在包扎后,应经常注意包扎部位的情况,若出现过松或过紧的现象,必须重新正确包扎。加压包扎24小时后即可拆除,再根据伤部情况作进一步处理。
损伤疼痛是难免的,但使用外敷新伤药可收到迅速消肿止痛、减轻急性炎症的效果。此外,疼痛较重者,可服止痛片,而淤血较重者,则可服跌打丸、七厘散等。
要注意,这一时期,伤部不宜作按摩,否则会加重出血和组织液渗出,使肿胀加重。
缓解期,按摩用力要轻
缓解期 受伤24或48小时以后,出血已停止,急性炎症逐渐消退,但局部仍有淤血和肿胀,肉芽组织形成,并开始吸收,组织正在修复。此时的处理主要是改善伤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使淤血与渗出液迅速修复。
故治疗上,可选择热疗、按摩、拔罐、药物等疗法;而且,按摩和热疗在这一时期很重要,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修复很有利。
此时可直接按摩伤部,最初的一两次用力宜轻,以免引起异位骨化,以后可逐渐加重。根据损伤的性质和部位,选用适当的手法。
另外,老年人运动后软组织的酸痛反应比年轻人慢,往往要过几天后才出现,且常需应用药物才可以缓解,可选择活络油擦抹或风湿膏敷贴等。而年轻人则多数能自我恢复。
康复期,点对点按摩
康复期 损伤基本修复,肿胀、压痛等局部征象也已消除,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人在锻炼时,仍感疼痛,酸软无力,个别严重者,由于粘连或瘢痕收缩,还可能出现伤部僵硬、活动受限等情况。
因而,此期的处理应是增强和恢复肌肉、关节的功能。可以按摩、理疗、功能锻炼为主,适当配以药物治疗。特别是按摩,对硬结和粘连有较好的效果。
治疗时,先用一般手法将伤部按摩热,再用指揉、分筋等手法对硬结和压痛点进行按摩,最后作运拉。
同时,旧伤药外敷或用薰洗药薰洗,在损伤的后期治疗的多重作用是一种较好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