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站首页
  • 工作室简介
    • 刘凤斌教授简介
    • 刘凤斌工作室简介
  • 名医研究
    • 流派渊源
    • 学术思想
    • 经验总结
    • 经验方
    • 成才要素
    • 养生之道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 视频
  • 学术成就
    • 学术专著
    • 立项课题
    • 主编教材
    • 研制制剂
    • 科研奖项
    • 学会任职
  • 弟子业绩
    • 传承弟子
    • 弟子感悟
    • 学生/弟子研究其思想论文/著作
  • 名医风采
    • 个人剪影
    • 媒体报道
    • 生活逸事

名医研究

  • 流派渊源
  • 学术思想
  • 经验总结
  • 经验方
  • 成才要素
  • 养生之道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 视频
首页 > 名医研究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胃痞病(慢性萎缩性胃炎)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06日 05:02:00

患者姓名:白某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61-09-12
就诊日期:2020-08-06     初诊、复诊 :初诊       发病节气:大暑

主诉:上腹部胀痛10年余,便秘1年余

现病史:患者10年前因饮食不规律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反酸,未经治疗,其后反复发作,情绪不良、饮食不节均会加重。2014年于外院检查提示:CAG,HP+,予中西医治疗后好转,后长期服用摩罗丹。2018年外院镜检提示:胃窦部CAG。2019年于当地医院行住院治疗,诊断:CAG,HP+,慢性结肠炎,治疗后HP-。
现症见:反复上腹部疼痛,拘急痉挛,据按,无嗳气反酸烧心,口干口苦,常欲饮水。头晕,偶有胸闷。疲乏无力,大便难解,便前下腹部疼痛,便后缓解,先硬后溏。纳差,入睡前燥热,上半身为甚,睡则易醒。小便尚可。舌紫暗,,苔黄,脉沉弱。

既往史:
2014年于外院检查提示:CAG,HP+,予中西医治疗后好转,后长期服用摩罗丹。
2018年外院镜检提示:胃窦部CAG。
2019年于当地医院行住院治疗,诊断:CAG,HP+,慢性结肠炎,治疗后HP-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无

辅助检查:
2014年于外院检查提示:CAG,HP+。
2018年外院镜检提示:胃窦部CAG。
2019年于当地医院行住院治疗,诊断:CAG,HP+,慢性结肠炎。

中医诊断:胃痞病

证候诊断:肝胃不和证

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

治    法:舒肝和胃,散结消痞

处    方:
白术20    茯苓15    浙贝15      海螵蛸30  太子参30
蒲公英20  大腹皮 20 麸炒枳壳10   煅赭石 30 沉香3
黄连5     吴茱萸3   瓦楞子30
加味胃炎消+达利通颗粒

复诊:2020-08-20
患者自述服药后上腹部疼痛好转,疼痛时间、频率和程度均有减轻,但仍偶有腹痛。口干减轻,无口苦。少有头晕胸闷,疲乏无力好转。大便可一日一次,便前腹痛好转,仍不成形。纳尚可,睡仍易醒,但睡眠时间增加。小便尚可。舌紫暗,苔腻,脉沉弱。
白术20    茯苓15    浙贝15      海螵蛸30  太子参30
蒲公英15  大腹皮 20 麸炒枳壳10   煅赭石 30 沉香3
黄连5     吴茱萸3   瓦楞子30
加味胃炎消+达利通颗粒

心得体会:
无论表现为何种症状的痞证,其治疗总以散结消痞为主。故因调畅气机,常用大腹皮、枳壳、沉香、木香之类;其次痞证之病位在脾胃,需健脾益气,固守中焦,常用白术、茯苓、太子参、五指毛桃(岭南常用)。现代医学认为,痞证常与胃的器质性病变,即萎缩性胃炎导致的胃酸分泌异常有关,所以煅赭石、海螵蛸、瓦楞子这类制酸止痛药物常用。脾胃运化复常,诸症自消。
但也需要顾忌患者的其它兼症,如失眠可和酸枣仁汤,加龙骨、牡蛎;心烦加黄连、竹叶心;热重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
患者罹患这类疾病,往往情志会因此变化,或焦虑,或烦躁,或抑郁,或惶恐。临床遇到这些状况需要医生及时察觉患者情绪变化,多加引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版权所有 广州数园网络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粤ICP备13060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