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王某
性别:男
年龄:36岁
就诊时间:2022-9-21
主诉:口臭20余年
现病史:患者20余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臭,口干,偶有口苦,反酸,上腹不适感。平素胃口一般,眠一般,大便黏,质软,1次/天。舌淡红,苔薄黄干燥
门诊西医诊断:胃肠功能紊乱
门诊中医诊断:湿热,肝胆湿热证
门诊处方:
龙胆15g 通草10g 栀子10g
黄芩片10g 北柴胡10g 车前草30g
地黄20g 当归10g 泽泻20g
广藿香10g 胆南星10g 石菖蒲15g
淡豆豉15g
每日1剂,煎煮两次,每次水煎煮为250-300ml,分两次温服或遵医嘱。
共7剂
患者口苦,大便黏,质软,舌淡红,苔薄黄干燥,为肝胆湿热证。方拟龙胆泻肝汤去木通、甘草;加通草、广藿香、胆南星、石菖蒲、淡豆豉。
木通较通草性寒,缘患者热证不明显,遂将木通换为通草,防止寒凉伤胃;予广藿香芳香化浊;胆南星清热化痰、石菖蒲化湿开胃、淡豆豉除烦宣郁。诸药共同发挥清热祛湿的功效,缓解患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