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姓名:张某 性别:女 年龄:61岁
就诊日期:2022年1月13日 发病节气:
主诉:肠功能紊乱复诊。
现病史:下腹腹胀,夜间明显。脐周畏寒,平素腰酸乏力,口干,纳可,眠差易醒,大便3-4次/日,质黏,时不成形,夜间大便一次,小便黄,夜尿2-3次。
既往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 正常面容,神志清楚,查体合作
辅助检查:
中医诊断: 泄泻病,
证候诊断:脾虚湿滞证,肝郁脾虚证
西医诊断:胃肠功能紊乱
治 法: 疏肝健脾
处 方:太子参 30g 土茯苓 20g 防风
黄连片 5g 山药 30g 五指毛桃 20g 10g
广藿香 15g 麸炒枳壳 10g 关黄柏
木香(后下) 16g 大腹皮 15g 芡实 20g
佛手 15g 茵陈 20g 煅磁石(先煎) 20g
百合 30g
心得体会: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症状,属于中医学“泄泻”“痢疾”范畴,张仲景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相当于西医学急/慢性肠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等病,西医治疗主要在于去除病因、黏膜保护、调节肠道菌群、补液支持及对症处理等,其疗效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耐药性和毒副作用方面仍是亟须解决的难题。而多项系统评价表明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药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和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