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学校教育,打好理论基础
李宜瑞教授告诉我们,作为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在读期间,应该重视学校的教育,掌握好理论知识,为学医之路打好基础。 学校的教育是我们前进的指示灯,是我们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工具,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因此在大学期间应该熟练掌握医古文、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基础等基础医学课程,为以后的进一步医学学习铺好路基,只有打下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才能更好的理解学习其他的中医书籍。
二、熟读经典,旁通各家学说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中医四大经典,“四大经典”是中医的基础,是中医的根,作为一名中医生,必须熟读、背诵经典,在此基础上,需要广泛阅读各家学说。李宜瑞教授尤其推崇李东垣《脾胃论》,钱乙《小儿药证直决》、万全《幼科发挥》、《痘疹性》,陈复正《幼幼集成》等各家学说。建议也要学习近现代中医大师名家如程康圃、杨鹤龄、王伯岳、刘弼臣、董延瑶等的著作,以开拓视野,博取众长。另外,李宜瑞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的根,也是每位中医人必须努力学习了解的。
三、多临床实践,跟师学习
打好了理论基础,还要多临床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勤思领悟,发现其真知灼见,才能不断进步。同时向跟前辈学习也很重要。他们几十年积累的经验尤其是独具特色的理论见解,是中医学发展的宝贵素材。李宜瑞教授告诉我们,她在文革期间及至后来返校进修时,就注意寻找机会,到附院跟随当时的老教授、名师出诊,拓宽自己的临床思维,促进自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