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站首页
  • 工作室简介
    • 林培政教授简介
    • 林培政工作室简介
  • 名医研究
    • 流派渊源
    • 学术思想
    • 经验总结
    • 经验方
    • 成才要素
    • 养生之道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 视频
  • 学术成就
    • 学术专著
    • 立项课题
    • 主编教材
    • 研制制剂
    • 科研奖项
    • 学会任职
  • 名医风采
    • 媒体报道
    • 个人剪影
    • 生活逸事
  • 弟子业绩
    • 传承弟子
    • 弟子感悟
    • 学生/弟子研究其思想论文/著作

名医研究

  • 流派渊源
  • 学术思想
  • 经验总结
  • 经验方
  • 成才要素
  • 养生之道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 视频
首页 > 名医研究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医案三十七:头痛 (痰浊头痛)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4日 22:27:26

患者李某,女,45岁,2020年12月12日初诊。

主 诉:右侧头痛3天。

现病史: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颞部呈持续性剧烈疼痛,阵发性加重,加重时有波动感,持续约1分钟左右,伴右侧项部僵硬,无恶心、呕吐,无畏光、畏声,无头晕目眩。后至当地医院对诊治后症状不能缓解,具体不详。后至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予静滴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肌注盐酸曲马多注射液、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安脑丸等后症状稍缓解,2个小时后症状再次复发,今日再次至我院门诊,予静滴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后症状未能缓解。为求进一步诊疗门诊以“偏头痛”收入院。入院症见:患者神清,精神差,诉右侧颞部呈持续性剧烈疼痛,阵发性加重,加重时有波动感,伴右侧项部僵硬,无恶心、呕吐,无畏光、畏声,无头晕目眩,无胸闷、心悸,无腹胀、腹泻。纳一般。眠差,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生于广东省,久居本地,无疫区、疫情、疫水接触史,居住及工作环境良好,无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吸烟、饮酒、药物等嗜好,无冶游史。

婚育史:适龄婚育。已育3子。诉今年已绝经。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否认家族性肿瘤病史。

中医望、闻、切诊:患者神清,精神差,急性面容,表情痛苦,自动体位,疼痛时呻吟声,无咳嗽气喘,未闻及异常气味。舌红,苔白腻,脉弦。

体 格    检    查

体温:36.0℃,脉搏:81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1/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急性面容,表情痛苦,自动体位,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良好,语音清晰,查体合作,对答切题。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皮疹、皮下出血,无皮下结节、瘢痕,毛发分布正常,皮下无水肿,无肝掌、蜘蛛痣。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头颅无畸形、压痛、包块、无眼睑水肿,结膜未见异常,眼球运动未见异常,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乳突区无压痛。外鼻无畸形,鼻通气畅,鼻翼无扇动,两侧副鼻窦区无压痛。口唇无发绀,口腔粘膜未见异常。伸舌无偏斜、震颤,齿龈未见异常,咽部粘膜未见异常,扁桃体无肿大。 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颈动脉搏动未见异常,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无肿大,无压痛、震颤、血管杂音。 胸廓未见异常,胸骨无压痛,乳房正常对称。呼吸运动未见异常,肋间隙未见异常,语颤未见异常。叩诊清音,呼吸规整, 双肺呼吸音清晰,双侧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无胸膜摩擦音。 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未见异常,心浊音界未见异常, 心率81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 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柔软,无压痛、反跳痛,腹部无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氏征阴性,肝、肾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未闻及异常,4次/分。 肛门生殖器未查。

神 经 专 科 检 查

一般情况:意识清楚,言语清晰,情感无异常,定向力正常、记忆力及计算力未见异常、判断力无明显障碍。

颅神经:粗测视力未见异常,视野无缺损,双眼睑无下垂,双眼球各方向运动自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直接对光反射双侧灵敏,间接对光反射双侧灵敏,辐辏反射正常,瞬目反射灵敏;颜面痛温觉感觉对称存在,双侧咀嚼有力,张口对称,双侧角膜反射灵敏;双侧额纹对称,双侧闭目正常,双侧鼻唇沟对称,鼓气良好,双侧外耳道前部感觉无异常,双侧听力粗测未见异常,无眼球震颤,无声嘶、呛咳,无吞咽困难,悬雍垂居中,双侧软腭上提对称有力,双侧咽反射存在,双侧转颈、耸肩有力;伸舌居中,双侧舌肌无萎缩、纤颤、肥厚。

运动系统:四肢肌肉形态无异常,四肢无不自主运动,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肌力5级;指鼻试验稳准,轮替动作灵敏,跟膝胫试验稳准,步态正常。

感觉系统:全身痛、温觉正常,全身关节位置及音叉振动觉正常,全身两点辨别、图形及实体觉正常。

反射:双侧腹壁反射对称存在,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双侧桡骨膜反射++,双侧膝反射++,双侧跟腱反射++,双侧Hoffmann征(-),双侧Rossilimo征(-),双侧Babinski征(-),双侧Chaddock征(-),双侧Oppenheim征(-),双侧双划征(-)。

脑膜刺激征:颈软Kernig征(-),Brudzinski征(-)。

植物神经系统:皮肤、指甲、关节无异常,双侧皮肤划痕征(-),大小便正常。

辅助检查:2016-12-11我院门诊查颅脑CT:考虑左侧上颌窦粘膜下囊肿可能,其性质待排,余颅脑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请结合临床,必要时复查或MR检查。

中医诊断:头痛

症候诊断:痰浊头痛(证)

西医诊断:头痛查因:偏头痛?三叉神经痛?

缘患者脾胃虚弱,则脾虚痰盛,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浊内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窍失养,不荣则痛,痰浊上阻清窍,不通则痛;脾胃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津液不能上承,故见舌红,苔白腻,脉弦。亦为痰浊阻滞之佐证。

中药内服以熄风化痰为法,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中法半夏、橘红、生姜燥湿化痰,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以化痰,天麻平肝熄风,川芎止痛,荆芥穗、防风祛风,诸药共奏燥湿化痰、平肝熄风之效。具体方药如下:

川芎15g   荆芥穗10g   防风5g    法半夏10g

白术10g   天麻10g      茯苓10g   化橘红5g

生姜5g

共2剂,2016-12-13至2016-12-14,日一剂,水煎至250ml,温服。

复诊:右侧头部及耳后部疼痛难忍,无头晕,无发热恶寒,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无心慌心悸,纳一般,眠欠佳,二便调。生命体征:血压152/82mmHg、体温36.1℃、脉搏62.0次/分、呼吸18.0次/分。查体: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右侧颈部散在红色皮疹。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舌红,苔白腻,脉弦。

中药内服以清热解毒,养阴生津为法,方中板蓝根、贯众清热解毒,柴胡、升麻、僵蚕、蝉蜕清热透表,大黄清热通便,姜黄、枳实行气解郁,葛根益气养阴,赤芍活血化瘀,甘草调和诸药。

板蓝根30g   苏铁贯众15g   姜黄15g       生地黄30g

大黄10g      蝉蜕10g          炒僵蚕10g   北柴胡10g

赤芍20g      麸炒枳实10g   广升麻10g    葛根15g

甘草片6g

共3剂,2016-12-16至2016-12-18,日一剂,水煎至250ml,温服。

【按】患者初起以熄风化痰为法治疗,其后出现红疹,且舌红,苔白腻,脉弦。林老师考虑乃湿毒阻滞经络,故投以清热解毒板蓝根、贯众、白芷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版权所有 广州数园网络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粤ICP备13060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