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站首页
  • 工作室简介
    • 林培政教授简介
    • 林培政工作室简介
  • 名医研究
    • 流派渊源
    • 学术思想
    • 经验总结
    • 经验方
    • 成才要素
    • 养生之道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 视频
  • 学术成就
    • 学术专著
    • 立项课题
    • 主编教材
    • 研制制剂
    • 科研奖项
    • 学会任职
  • 名医风采
    • 媒体报道
    • 个人剪影
    • 生活逸事
  • 弟子业绩
    • 传承弟子
    • 弟子感悟
    • 学生/弟子研究其思想论文/著作

名医研究

  • 流派渊源
  • 学术思想
  • 经验总结
  • 经验方
  • 成才要素
  • 养生之道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 视频
首页 > 名医研究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医案六十九:咳嗽(风邪犯肺,夹有腑气不通)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6日 10:09:22

胡某某,男,56岁,2021年3月9日初诊。

症见:反复咳嗽多年,近1月咳嗽发作,少痰,色白,咽痒微痛,气上逆,甚时气喘气促,常应酬饮烟酒后咳嗽明显,伴有胃痛胃胀,泛酸,大便少,舌红,苔黄微腻,脉滑。2012年2月15日胸片提示支气管炎。

西医诊断:咽炎 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

中医诊断:咳嗽病。

辩证:风邪犯肺,夹有腑气不通证。

治疗:祛风解表、宣肺下气止咳,佐以通便为法。

处方如下:紫苑10g,款冬花10g,百部10g,白前10g,蝉蜕6g,僵蚕10g,姜黄10g,大黄(后下)5g,银柴胡10g,防风g,五味子10g,乌梅10g,法半夏10g,浙贝母15g,海螵蛸20,海蛤壳(先煎)30g。

五剂后,咳嗽症减,气促气喘不明显,大便增多,咽痒好转,泛酸减少。继续服用原方七剂,咳嗽病愈。

【按】患者反复咳嗽病史,咳嗽,少痰、咽痒,风邪之象明显,故在止嗽散基础上,加用过敏煎,方中银柴胡、防风祛风为主、乌梅、五味子以收敛止咳,与升降散开郁宣发相佐,一开一收,加之升降散有升清降浊之功,大黄后下以通腑气,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不宣则易腑气不通,宣肺气可通腑气,通腑气可助宣肺气。蝉蜕、僵蚕配合过敏煎以加强祛风。法半夏、浙贝、海螵蛸和胃制酸,海蛤壳更是画龙点眼,于此有化痰下气止喘,还能制酸收敛。《本经》对海蛤壳记载:“主咳逆上气,喘息,烦满,胸痛寒热。”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版权所有 广州数园网络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粤ICP备13060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