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站首页
  • 工作室简介
    • 林培政教授简介
    • 林培政工作室简介
  • 名医研究
    • 流派渊源
    • 学术思想
    • 经验总结
    • 经验方
    • 成才要素
    • 养生之道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 视频
  • 学术成就
    • 学术专著
    • 立项课题
    • 主编教材
    • 研制制剂
    • 科研奖项
    • 学会任职
  • 名医风采
    • 媒体报道
    • 个人剪影
    • 生活逸事
  • 弟子业绩
    • 传承弟子
    • 弟子感悟
    • 学生/弟子研究其思想论文/著作

名医研究

  • 流派渊源
  • 学术思想
  • 经验总结
  • 经验方
  • 成才要素
  • 养生之道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 视频
首页 > 名医研究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医案一百零一:风温(气阴两虚,邪热灼金)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18日 00:32:21

彦某,女,25岁,2020年4月28日初诊。

主诉:发热、咳嗽、胸痛1周。

诊见:发热(T38.5℃),恶风,咳嗽剧烈,干咳少痰,汗出,左侧胸部疼痛,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口渴,胃纳差,大便数天未解,舌红、苔少,脉细数。摄X线胸片示:支气管肺炎(左下)。血WBC20×109/L。西医诊断:支气管肺炎(左下),中医诊断:风温。辨证为气阴两虚,邪热灼金。治以益气养阴,疏解郁热,润肺止咳。方用生脉散合升降散加味。处方:太子参30g,麦冬、五味子、姜黄各10g,大黄、僵蚕各8g,蝉蜕、薄荷(后下)各6g,紫菀、白前、百部、款冬花各12g。7剂,每天1剂,水煎服。服药后第2天热退,咳嗽大减,大便已通,仍有胸闷、口微渴。上方去大黄、太子参,加丝瓜络20g,枳壳12g以宽胸通络。治疗3周后,诸症悉除。X线胸透:心肺无异常;血WBC9×109/L。

按:患者素体气阴两虚,形体消瘦,面色苍白,语声低微,适感风热病邪,袭于肺卫,故见发热、恶风、咳嗽,肺热郁而不宣故胸痛。方用升降散升清降浊以疏散肺之郁火,用生脉散益气养阴以护本,配紫菀、白前、百部、款冬花等润肺祛痰止咳。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版权所有 广州数园网络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粤ICP备13060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