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站首页
  • 工作室简介
    • 林培政教授简介
    • 林培政工作室简介
  • 名医研究
    • 流派渊源
    • 学术思想
    • 经验总结
    • 经验方
    • 成才要素
    • 养生之道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 视频
  • 学术成就
    • 学术专著
    • 立项课题
    • 主编教材
    • 研制制剂
    • 科研奖项
    • 学会任职
  • 名医风采
    • 媒体报道
    • 个人剪影
    • 生活逸事
  • 弟子业绩
    • 传承弟子
    • 弟子感悟
    • 学生/弟子研究其思想论文/著作

名医研究

  • 流派渊源
  • 学术思想
  • 经验总结
  • 经验方
  • 成才要素
  • 养生之道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 视频
首页 > 名医研究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医案一百零六:肝痞(湿热久蕴,气滞血瘀)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18日 00:43:30

李某,男,65岁,2020年4月1日初诊。

自诉疲倦、纳呆、腹胀、身痒、尿黄已半年,近半月来加重。舌暗红、苔薄微黄腻,脉弦细。体查:巩膜黄染,肤黄,右锁骨下见蜘蛛痣2颗,肝掌,肝肋下2cm可触及,质稍硬,肝区叩击痛,脾可触及。肝功能:ALP(碱性磷酸酶)2.81µmol·s-'/L,ALT10435.42nmol·s-'/L,AST6451.29nmol·s-'/L,GGT146U/L,TB162.1µmol/L,DB31.5µmol/L,乙肝两对半为“小三阳”。B超示肝大,早期肝硬化,脾稍大。曾在某医院作肝穿刺证实为早期肝硬化。中医诊断:肝着,肝痞。辨证为湿热久蕴,气滞血瘀。治宜清热利湿退黄,行气疏肝活血。处方:茵陈、鹰不泊、白背叶根、溪黄草各30g,虎杖、贯众各15g,栀子、赤芍、牡丹皮、泽兰各12g,重楼、柴胡各l0g。经治1月,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肝功能基本正常,仍为“小三阳”上方去溪黄草、虎杖、鹰不泊、白背叶根,加金钱草、赤芍各30g,秦艽、威灵仙各12g,加服大黄蟅虫丸6g,每天3次。5个月后肝功能正常,但仍为“小三阳”。2020年10月18日,诉肝区微胀感,胃纳一般,大便每天3次,质烂,略觉疲倦,舌淡红、苔白微腻,脉弦细。辨证为脾虚肝郁,治宜健脾疏肝,活血解毒。处方:黄芪、山药、柴胡各30g,党参、贯众、丹参各15g,茯苓20g,泽兰、香附、佛手各12g,枳实、重楼各10g。大黄蟅虫丸3g,每天3次。3个月后,自觉无明显不适感,肝功能正常,乙肝两对半转阴,B超正常,随访未见反复。

按: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关系到肝硬化患者的最终转归和预后。教授认为肝硬化代偿期的病机是气滞血瘀,当肝郁脾虚时,宜疏肝理气、健脾燥湿,以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为主,偏气滞者加郁金、佛手;偏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偏水湿者加大腹皮、车前草等。当肝脾血瘀时,宜理气活血、消瘀散结,以隔下逐瘀汤加减;胁痛剧者加姜黄、三七、延胡索;夹痰浊者加白芥子、法半夏;兼水湿者加茯苓、泽泻、泽兰等。同时配合大黄蟅虫丸疗效更佳。当发展到失代偿期时,如腹水不明显,以调节人体蛋白、抗纤维增生为主,从脾肾阳虚和肝肾阴虚入手,佐行气活血之品,如黄芪、党参、茯苓、白术、陈皮、大腹皮、穿山甲、淫羊藿、巴戟天、枸杞子、泽兰、桃仁、兔丝子、牡蛎,或生大黄、女贞子、桑椹子、楮实子、川牛膝、龟板、山茱萸、茯苓、泽泻、鳖甲等;当血小板减少、牙眼出血时,可选用锁阳、何首乌、黄精、旱莲草、益母草、茜草根。如腹水明显,则以消腹水为主,健脾行气利水用实脾饮合防己黄芪汤;活血祛瘀行气利水用血府逐瘀汤合五苓散;温阳行气利水用真武汤合五苓散;滋肾养阴利水用六味地黄丸合猪苓汤,必要时加甘遂、黑白丑、大黄。另可用黄芪120g,糯米60g(布包)煎水代茶饮。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及早预防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的发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版权所有 广州数园网络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粤ICP备13060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