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站首页
  • 工作室简介
    • 李赛美教授简介
    • 李赛美工作室简介
  • 名医研究
    • 人才培养
    • 学术思想
    • 经验总结
    • 经验方
    • 学医心路
    • 养生之道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 视频
  • 学术成就
    • 学术专著
    • 立项课题
    • 主编教材
    • 专利版权
    • 科研奖项
    • 学会任职
  • 名医风采
    • 媒体报道
    • 个人剪影
    • 生活逸事
  • 弟子业绩
    • 传承弟子
    • 弟子感悟
    • 学生/弟子研究其思想论文/著作

弟子业绩

  • 传承弟子
  • 弟子感悟
  • 学生/弟子研究其思想论文/著作
首页 > 弟子业绩 > 弟子感悟
弟子感悟二十二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16日 22:17:23

跟师感悟

师者如兰,师者如水;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师者如父,师者如烛;如远航灯塔,照亮前程。

恩师李赛美教授教授于我,不但是授业解惑之良师,更是传道正身之尊者。从博士,到工作,8年来,恩师李赛美教授无时无刻不在沁润着稚嫩的我,恩师为师为医之道,虽不曾深明,于我心有戚戚焉。

为伤寒,鞠躬尽瘁

李赛美教授在教学、医疗一线辛勤耕耘30余年,身兼数职。既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伤寒论教研室主任,第一临床医学院经典临床研究所所长,又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方药量效关系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作为教师,李赛美教授年均课堂教学超过400学时,最多一天连站10节课,连续13年获“最受学生欢迎的任课老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为学科建设及中医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贡献;作为医师,坚持每周3次门诊,每次长达5-6小时,并不忘为跟诊学生讲解中医经典理法方药诊治各类疑难病的运用思路。

并且,还主持多项国家课题,主编研究生、本科生、规培生阶段的多部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教参资料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获得的奖项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的奖项更是多得得用几页纸才能写完。

李赛美教授得到过各种荣誉,未接触之前,我们看到的可能只是这些荣誉外在的光彩,每次看见电视上的老师,报纸上的老师,演讲台上的老师总觉得她光辉夺目,羡煞旁人;8年的跟师学习,才深知每一份荣誉里,都蕴含着恩师的辛勤与奋斗。在这些光环下面,我所认识的,是一个朴实认真的学者,是一位还在三尺讲台传道授业的敬业教师。

8年来,很多次收到老师的邮件时间显示凌晨1-3点;好几次听到老师说,她早上4-5点就起来做事了,说是早上头脑清晰;好多次下完门诊,我们都觉得累了,想着好好休息一下,老师却说她还有很多事情要赶着完成;好多次到了周六,老师说她还要赶去某个城市上课。最神奇的是,她已经那么忙了,却在平时的交流中还听到她说她看了某本书,某个学术观点她觉得很好;还和我们说起最近发生的新闻大事。

其实,我们见到老师那么累,都很心疼。但是她说人就是要有压力,有压力就有动力,而且会越做越轻松,不做反而就没活力了。曾经,我根本不能理解,是什么信念让她能承担起如此重担。但现在有点明白了,为了中医的传承。

她说,她做那么多的事情,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中医的信心,要让学生相信中医的火种,永远不会灭。目前社会上确实有一种声音,说高校培养的都是中医的掘墓人,觉得高校培养了那么多的人才都是失败的。所以,李老师在《伤寒论》的第一节课上,都会给学生播放一些介绍伤寒学科发展的视频,播放经方班上一些中医名家的经典语录,会给大家看很多的与《伤寒论》有关的活动图片。另外,李老师不断地改革伤寒教学,把复杂的临床案例拍成视频,并鼓励我们在课堂上多运用,多给学生看。就是为了通过这些复杂的视频案例,告诉同学们,《伤寒论》距离我们并不远,我们今天在临床上一样可以灵活运用。现如今,又在大力建设伤寒论慕课,要把伤寒论推向全世界。

待病人,皆如至亲之所想

孙思邈《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初学中医的时候,总觉得这样的大医只属于古代,现代不可能了。不过见到导师李赛美教授后,改变了我的想法。

多少次跟诊,是从早上8点到下午两三点,从下午两点半到晚上八九点。有时候我们都觉得很累,中间会换人,但老师却一个人坚守着。好几次见到老师因为太饿了,有低血糖反应,我们给她吃几颗糖,她就继续了。

面对不断的加号,我们都不断提醒她已经加了很多了,让她考虑不要加了。她会说:“人家那么远跑过来,多不容易,号又那么难挂,人家那么痛苦,给他加,我们晚一点下班不要紧,我尽力看。”

面对诊室个别病人的吵闹,有时我们说话会比较冲,她会说:“那是病人啊,人家是有病了不舒服过来看病,你是健康人啊,你想一下自己不舒服的时候是多么难受?不舒服了语气差一点,有时候无理一点,是正常的,你怎么能跟病人较真呢?要和病人好好说话,好好沟通。”

面对用药,她说:“我认为最好的医生是不用药的医生,我的目标是通过调理,最后停药。将心比心,你不能让病人整天吃药。现在中药不便宜啊,三十多块钱一剂药是很常见的。所以减轻了经济负担也减轻了身心的负担。重点还是要强调,尽量地为病人着想,越少的药越好,真正的目标是要停药。”

这只是诊室的场景,李老师为了病人方便,还留了自己手机号给很多病人,于是还经常接到电话,收到短信,问病的,咨询用药的。即便过年,或者深夜,有时候病人遇到急事,第一时间就是想到她。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恩师李赛美教授不但为我们开启了通往中医宝藏之大门,引领我们走向了学术的圣殿,更告诉了我们为人为师为医之真谛。在人生路上,能得遇此恩师,实乃吾之三生幸事。在今后的学习中,唯以恩师为表,先正己身,然后正物。于医学之殿堂中不断求索,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合格的医生而奋斗不已。

弟子徐笋晶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版权所有 广州数园网络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粤ICP备13060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