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感悟3
发布时间: 2015年12月10日

邵瑛

  笔者跟随赖师学习,临床看诊谨随左右,耳濡目染,深深地体会到赖师无论是遣方用药还是选穴下针,总以调节阴阳和治神合气为根本大法,发挥脑之神元和任督二脉的经脉效应作用,这就是赖师自创的“通元”疗法。笔者博士后在站期间,结合临床跟师笔记、约师访谈笔录和师荐必读书籍之体会,总结了赖师的临床常用的十多组特色针灸效方,并结合自身临床学用总结,现将感悟颇深的赖氏通元疗法几组处方的应用简述如下:

  感悟一:治疗不孕,赖师独创腹部取穴配合五俞。取腹部任脉之中极、关元穴以固摄冲任。其中,中极为任脉和足三阴经之会,是任脉和三阴经的水湿之气交汇而达最高极点之处,水湿之气濡润胞宫方可受孕。关元为任脉之气降浊升清之处,又为冲任脉水湿之气上散之关卡。关元、中极二穴相合可将冲任脉濡润之气血固摄于胞宫,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与子宫穴配合,使胞宫气血充盈,并纵横贯通,冲任旺盛则易于受孕。同时配合肾经之井、荥穴,和三阴经之交,使冲任二脉气血通调,肾气充盈归于胞宫,本方取穴经典、简洁,命中关键,名为“极元助孕方”,治疗不孕屡试屡验,为赖氏“通督归元”疗法中的名方之首。

  女性的月经不调病因复杂多变,赖师总以“血”、“气”、“冲任”为根本,选取腹部足阳明胃经归来、任脉关元、中极、奇穴子宫以固摄冲任,培元固本。归来为足阳明胃经在下腹部的重要穴位,是地部经水循胃经下行气街,天部之气逆胃经上行之处。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并足少阴经上行,又称血海。血海充盈,经水自来。关元为任脉之气升清降浊之处,中极为任脉气血所达天部的最高点,二穴相合可将冲任濡润之气血固摄于胞宫,培元固本,引气归元。与子宫穴相配,使任脉通畅,冲脉旺盛,则女子月经来潮正常。配合脾经、胃经之要穴,使冲任二脉气血充盛,取名“归元调经方”,在临床上治疗月经不调疗效极好。

  赖师治疗不育采用“神极衍宗方”,即神阙穴行隔盐灸或隔姜灸,以壮元阳,温经络。针刺关元、中极,以濡润精室,使精气溢泻,阴阳合,方能有子。不育症多由肾经亏虚所致,故选取肾经腧穴大赫、复溜。大赫为冲脉与足少阴经之会,是体内冲脉水湿之气传入肾经之处。复溜为足少阴肾经五输穴中的经穴,属金,为肾经母穴,是肾经经气正盛之处。两穴相配,可起补益肾阳之效。再加肾俞、志室。志室又名“精宫”,乃肾之精气所藏之处。肾藏精,为先天之本,古人认为其内藏有命门之火,刺激“精宫”可激发肾间动气,鼓舞命门之火,强固生命之本。此“神极衍宗方”选取腹部任脉之穴加归来以“引气归元”,背部膀胱经腧穴以“通督养神”,配合肾经穴位温肾壮阳,益精填髓。

  笔者总结赖师上述三名方,认为总体以引元归元为大法,随不同病不同证灵活加减,有则有法确不拘泥,灵活施变确不离本。现举临床病案一例以示之。患者姚某,女,24岁,2008年7月10日初诊。主诉:结婚一年余未孕。症见:15岁初潮,经期2-3天,周期30-37天,月经量中等,色暗,有血块。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数。中医诊断为未嗣。针灸处方:中极、关元、天枢、归来、三阴交(双)。采用难经从卫取气,从营置气的浅深针法,用提插捻转的方法,进针得气后将气从浅层卫分引入深层营分,留针30分钟。针灸每周2次,10次为一疗程。三疗程后,患者正常受孕。

  赖师初诊此患者时认为:本病患者主要因肾气不足,元气不固,营卫不和,冲任气血失调,导致冲任胞宫阻滞,两精不能相合,虚实夹杂,故发本病。中医治疗当以培元固本,引气归元,固摄冲任,调和营卫。

  按:此方是在极元助孕方基础上的加减。方中仍用中极、关元润泽胞宫。再加天枢疏调上、中二焦,调和营、卫二气,赖老认为天枢一穴为人一身之中点,天地之气交合于此,乃升清降浊之枢纽,主宰气机上下沟通,且气血强盛治疗虚弱不足之疾取之可凑速效。此病案中再加归来,亦为足阳明胃经穴,胃经经水气化之处,与任脉诸穴相配,喻后天养先天之意,引气归元。关元、中极二穴相合可将冲任之气血固摄于胞宫,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与天枢、归来配合,使气机上下沟通,元气充盈,营、卫得生,并纵横贯通,冲任旺盛则易于受孕。三阴交为脾经腧穴,又为肝、脾、肾三阴经之交汇处,可调理先天和后天的精与血,充养天癸。此方取任脉之穴培元固本,配合三阴经之交,使冲任二脉气血通调,肾气充盈归于胞宫,治疗不孕屡试屡验。

  感悟二:是赖师治疗临床疑难和慢性病疗效好,而遇中风等紧急情况时,赖师能从容应对,采用纯中医方法,立竿见影,挽救生命。如临床遇一中风脱证,赖师当机立断采用关元、神阙用大艾炷灸法,神阙用隔盐灸法,关元用隔姜灸法,直至四肢转温为止。神阙乃人神所在,先天元神所藏之处;神阙系于元气,阴中有阳。赖师指出重灸神阙可回阳固脱、救逆复脉。关元乃任脉和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本穴正当丹田,是处人阴阳元气交关之地,乃十二经之根本,人之根元。关元、神阙二穴皆系于元气,艾灸二穴可培补元气、回阳固脱,于阴中取阳,救逆于顷刻,而“起死回生”。

  感悟三:对于临床难治的慢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赖师有独到之处。赖师常常针药结合,可使顽疾感应。针灸取督脉穴百会、印堂、上星入络鼻,宣通鼻窍。其中上星又称“神堂”,为督脉气血汇聚,吸热上蒸之处,具有升清降浊之功效,可调节鼻部气血,疏通经络。同时加针蕴含着先天之本的命门穴,以调节五脏六腑气血运输,激发和主持生命活动,尤其对于维系督脉气血流行不息有着重要的作用。局部取穴攒竹温通鼻窍。再加局部迎香(又称鼻通穴),迎香属手阳明大肠经,素有“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二穴可堪攻”,可见本穴对于鼻炎鼻塞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配合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曲池、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合谷,增强清泻肺热、清热祛湿作用。配合足阳明胃经穴足三里,通过胃经走行,调节鼻部气血运行。配合三条阴经交会之处三阴交,调节脾、肝、肾三脏之功能,调节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健体祛湿。此鼻炎方赖师以督脉穴宣通鼻窍,局部取穴升清降浊,配合手阳明大肠经、膀胱经,以祛湿清热,再以足三里和三阴交健脾强身,也是赖氏“通督归元”疗法中的名方。

  赖师在继承和融合了南北针灸名家的技能的基础上,通过个人临床实践和潜心钻研中医经典,创立了“通督养神、引气归元”治疗体系,治疗方法灵活,却不离中医宗旨,赖师实为深得古代传统针灸精髄,却绝不胶柱鼓瑟的一代针灸临床大师。

医院首页 | 联系我们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版权所有 广州数园网络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粤ICP备13060292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