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红
跟师三年,时时刻刻感受到赖老师具备深厚的中医功底,对针灸感悟极深,更是秉持学高者藏、艺高者默、道高者隐的禅修,在学术上精进不已,潜移默化中,弟子深受其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所感召,让我仰慕不已。赖老师平素待人亲切、平和,对弟子们的小错纰漏、不敬不恭之处极其包容,对弟子们的所问所惑倾囊相授,我有幸入为其门生,三年来裨益实多。
赖氏通元针法是赖教授几十年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经验的结晶,其产生和提出并非偶然,有其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和针灸文化背景。最早的针灸理论记载于《黄帝内经》,从针灸的发展历程来看,创新是针灸的最难之处。赖氏通元针法的提出当属当今针灸学界的一大创举,但就目前而言,能够完全认识到其历史价值的人不一定很多,对其学术价值的认识度也不一定充分。针灸的发展历程已经表明,历史上任何一种针灸学说、观念或理论,往往不见用于当世,况世之极难者乃针灸之理也,一种新的针灸学说一提出就被当世人完全认识和接纳的情况从未出现过,所以赖新生教授常说赖氏通元针法对针灸学的贡献需要历史来证明,这犹如尼采哲学在当时不能识者也多,但他预见到了他去世后必然的尼采世纪和让人发聋振聩的“絮叨”,历史证明确实如此。赖氏通元针法相对于此言虽然是不同领域的东西,但其性质却有相似之处,从跟师三年整理研究的结果可以完全得到这样的结论。
针灸创新需要极其深厚的中医基础理论功底,广博的学识,聪颖的智慧,更需要胆识和勇气,这是针灸人的双翅,无畏艰难,竭力为之,恩师赖新生教授正是具备这双翼的针灸大家。
通元针法以任脉督脉为纲,但通元之理有更为广阔的理论内涵,不应人为地让其局限狭隘于任督二脉。总结跟师导师的思想和言论可以看出,通元针法是以任督二脉小周天为纲,实际上表述为涵盖十二经脉的大周天更加确切,因此通元针法理论体系中大小周天皆有。小周天只是任督二脉,但大周天却包括了小周天,更包含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通元针法只有这样才能有圆润灵活地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合力实现通督养神、引气归元的治疗思想,这也决定了通元针法具有更大的临床活力和实用性,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挖掘了人体的自愈机制,激发人体正气,达屡起沉疴之临床功效。
通元针法作为一种崭新的针灸理论,具体应用时又不应泛滥无指,要能有落脚处和下手处,临床时以疾病为中心,辨证论治,灵活变通运用在疾病的治疗中。通元法则的最大特点是融针药于一炉,有理有据,在事可证,有法可言,有门可入,落于实处,服务于临床,这决定了通元针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通元针法是赖新生教授几十年感悟针灸的智慧结晶,是对具有丰富内涵的通元针法的一点窥见,由于弟子的中医功底尚浅、跟师时间有限和理解力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对恩师学术思想理解不到位之处颇多,因此所感悟的通元针法学术思想错漏、不全之处实属难免,这些均需日后继续努力,加以时日,不断完善提高。可以认为,作为导师的第一个传承弟子所感悟和总结的通元针法新理论学说仅仅是一个开启和铺垫,但可以肯定,由于通元针法学说具备了中医学的神与元,这就决定了通元针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这种自信心是进一步发展通元针法的根基,通元针法的适应症和能不能治病、能治什么病要以扎实的科学研究为基础,不要自大,但也不要虚无,丢弃掉自我有价值的东西,或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不是简单的口号,继承赖氏通元针法的弟子们要有这样的大家风范,要有融入大针灸医学的勇气和能力,用科学的针灸语言诠释通元针法,因为通元针法本身是科学的。以后在系统全面传承赖氏通元针法的基础上,要找准有研究基础的可能取得突破的切入点,用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和手段多学科渗透交叉研究通元针法,使该理论学说更优秀,更符合现代思维,为中医针灸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