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是中医成才的根本保证。在当今浮躁、功利拜金崇权年代,赖教授高扬孙思邈大医精诚的旗帜。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与学养相匹配,才能施财拯救,心无内慕,笃志一心,大济苍生。赖教授常教育徒弟学生以广大人民群众疾苦为念,尽量少用成套现代昂贵仪器设备的检测化验,突出中医四诊合参望闻问切的整体观和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的辨证论治的特色。
善于治学:
治学之道,一是勤,二是恒,三是精,四是博。勤,就是勤奋读书,赖教授熟谙经典,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其认为中医精华就在于深刻把握中医药基础理论;恒,就是坚持不懈,赖教授几乎是自学一生,手不释卷;精,就是精研细读,反复揣摩,尤其是对经典著作,强调宁涩勿滑;博,就是涉猎广泛,中医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同时又是一门有关社会人文的科学,其内容博大精深,富涵文、史、哲、天文、地理、四时、物候等人文知识,欲成为大医,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赖教授认为医者“上穷天纪,下及地理”。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更明确指出学医者当“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师从名医:
赖教授除了博览群书外,其临床思维和手法的运用得益于臧老、司徒老、靳老等中医老前辈的教诲,从他们那里赖教授对博大精深的中医和针灸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了临床实践的基础和源泉,为今后的行医之路铺垫了坚固的基础。
薪火相传:
赖教授应用乾圆思维指导学生应时时把握以下三个治学门径:①驭经典,重实践,求新知;②胆欲大,心欲细,智欲圆;③机活泼,方变通,法从圆;他常常教育学生要上溯岐黃古义、内经原旨,探求本源,多看经典原文,独立思考,这样前人的智慧才能在当代人手中大放光彩。在临床上,赖教授会应用完整的四诊八纲方法给学生讲解为什么用这个方、这味药,其病因病机是什么、相应的治则是什么,复杂的症候疾病则提出标本缓急,提高学生传统的辨证论治的思维和水平。
创新:
中医药学只有遵循自身发展规律又善于体现创新的乾的內在气质,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思想上创新:赖教授常不被被任何一种思想和学术框架框住头脑。其常用解释乾卦中九三爻“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共勉工作室生师生同仁,不因为中医药历史悠久能治疗许多疑难病症而固步自封忽视新知识和现代医学基础的学习,而应有容乃大、兼蓄并收、汲古创新。也不因为现代科学还不能解释中医药治病机理,不因个别人甚至抵毁贬低中医而自艾自怨、或甘遭污损、或自甘堕落放弃创新精神,而应横下一条心,以阳刚强健的中医药民族之魂去传承发物创新中医药,紧跟时代潮流顺应天时创新中医学术。
(2)学术上创新:赖教授“ 遵古训,探新知”并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诊治风格。赖教授根据40余年临床经验,独创通元针法治疗诸多内伤疾病和疑难杂症,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