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颂平博士,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六届中医学中药学学科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生殖免疫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全国中医学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兼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政协常委。
罗颂平教授主要从事中医药调经、助孕、安胎的研究。她出身于岭南中医世家。1991-1994年作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罗元恺教授的学术继承人,获得出师证书。2002-2005年师从欧阳惠卿教授攻读博士学位。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广东省教育厅“中医女性生殖调节与安全性研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主编“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曾获广东省科技二等奖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等奖1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全国百名杰出女中医师”;“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医德标兵”、“广东省名中医”等称号。
论文:
1. 罗氏内异方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超微结构的影响。中医药研究,2000,16(4):35
2.中药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血清内分泌激素及激素受体的影响.新中医,2001(6)
3.中药调周法治疗月经病的基本思路。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9(1):71
4.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述评及中医个体化治法思路探索。江苏中医药,2004(3)
5.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瘀证本质探讨及罗氏内异方对其血管内环境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6,(10).
6. 中医妇科学重点学科建设的实践。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4)373-374
7. 传承名医精粹,发展中医学术。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