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病案1:月经病案例
发布时间: 2014年06月11日

陈某某,45 岁,2009 年 10 月 2 日首诊。患者月经提早,经量多伴经行头痛半年余。经前乳胀,口苦咽干,痤疮,时有牙龈肿痛,口舌糜烂,小便黄,大便尚可。孕一次,剖宫产史,现工具避孕。1 个月前超声波检查发现子宫增大,为 9. 32cm × 8. 10cm × 4. 89cm,宫壁间强光团。Lmp2009 年 9 月 30 日,量多,经色鲜红,挟血块,口苦咽干头痛,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滑数。诊断月经先期、月经过多,月经前后诸证(经行头痛),癥瘕,证属血热瘀结。治宜清热止血,化瘀止血消癥。方药:茜草 20g,败酱草 20g,地榆 15g,海螵蛸 10g,蒲黄 9g,五灵脂 9g,田七末 3g(冲),生地黄 15g,天麻 15g,生龙骨 20g(先煎),生牡蛎 20g(先煎)。3 剂,水煎,渣再煎。每日分 2 次饭后服。

复诊,2009 年 10 月 5 日。服上药后经量稍减,今日已少,未净。照上方去龙骨、牡蛎,加石斛 15g,生石膏 20g,钩藤 10g,牡丹皮 12g。再 7 剂。以后按照上方加减调治 3 个月,经量大减,经期正常。三诊,2010 年 1 月 10 日。Lmp2009 年 12 月 19日。近 3 个月周期 26 ~ 28 天,量稍多,6 ~ 7 天净,时有乳胀、头痛、痤疮,舌暗红,苔薄黄,脉细滑。方药:半枝莲 30g,牡丹皮 15g,三棱 9g,莪术 9g,生地黄 15g,麦芽 20g,茯苓 15g,山栀子 9g,地榆 15g,天麻 15g,钩藤10g,茜草 15g,石决明 20g,水牛角 30g。水煎服。以上方药加减治疗近半年,月经正常,经行无头痛及舌糜烂,无痤疮复发。超声波检查:子宫较治疗前缩小,为8. 1cm × 6. 9cm × 3. 22cm。

按:本案患者经早量多,病因多端,有因血热、气虚或血瘀等。本症尚见经行头痛,口苦咽干,口舌糜烂,痤疮红肿,舌红苔黄脉滑数等热象,故证属血热瘀结之经病、癥瘕。欧阳老师细究其因,认为血分伏热,扰于冲任,迫血妄行致经水提早而至且量多;经前火热挟冲气上扰,故头痛,咽干,口苦舌糜,牙龈肿痛,痤疮红肿;血为热炼,日久瘀结成癥。治当清热凉血化瘀止血为先,生地黄、茜草、地榆、败酱草、牡丹皮、山栀子等清热泻火,釜底抽薪,自无血沸妄行之虞;生龙骨、生牡蛎育阴潜阳;天麻、钩藤、水牛角、石决明等平肝降逆,宜挫上炎之火势;头痛、口糜、痤疮、牙龈肿痛均可告愈。第二阶段治疗,在凉血散瘀的基础上又需加三棱、莪术、半支莲、失笑散活血消癥之品,以助癥瘕消散。本症治疗半年余,子宫肌瘤有缩减趋势。

医院首页 | 联系我们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版权所有 广州数园网络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粤ICP备13060292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