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经汤治疗肝郁肾虚型不孕经验
发布时间: 2021年07月31日
定经汤治疗肝郁肾虚型不孕经验
李坤寅 许丽绵
【基本资料】
苏某,女,25岁。2004年8月17日初诊。
【发病过程】
主诉:婚后同居2年余未避孕而未受孕。
病史:既往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04年8月9日,经期持续5日干净,量中,无痛经。平素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时有少腹或双胁隐痛不适,面色晦暗,头晕目眩。患者于2004年6月行腹腔镜检查术,术中见盆腔正常,子宫略小,双侧输卵管通畅。妇检:外阴阴道发育较差,宫颈光滑,宫体后倾,略小,活动好,双附件未见异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孕产史:克0。
辅助检查:女方抗精子抗体为105U/ml。其他相关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辨证论治】
诊断:
中医诊断:原发性不孕
证型:肾虚肝郁
西医诊断:免疫性不孕
辨证论治:婚久不孕,平素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时有少腹或双胁隐痛不适,面色晦暗,头晕目眩,舌淡,苔薄白,脉弦细为肾虚肝郁之征。
治法:补肾疏肝,养血调冲
处方:山药15克,柴胡15克,茯苓15克,菟丝子15克,覆盆子15克,甘草6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熟地黄15克,佛手10克。
【随诊过程】
二诊,2004年9月14日。末次月经2004年9月11日,现未净,量中等,色深红,无痛经。复查夫妻双方抗精子抗体均为正常。患者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治疗仍以养血补肾为主,守上方加用益母草15克以活血通经。
三诊,2004年9月28日。患者诉2004年9月24日一过性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双胁隐痛,舌质黯红,苔少,脉细。考虑为排卵期出血,治疗以补养肾阴肾阳为主。
处方:紫河车10克,淫羊藿10克,桑寄生15克,续断15克,菟丝子15克,鹿角霜10克,生地黄15克,甘草6克,莲须10克。
四诊,2004年10月16日。患者基础体温双相,月经过期未至,诉纳差,恶心欲呕,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滑。治疗上以健脾固肾养血为主。
处方:桑寄生15克,川续断15克,菟丝子15克,覆盆子15克,黄芩10克,莲须10克,熟地黄15克,柴胡15克,白芍15克,甘草6克,巴戟天10克,茯苓15克。
五诊,2004年10月23日,患者基础体温高相超过16日,诉乏力,纳差,烦躁,乳胀,舌质红,苔薄,脉细滑。查尿妊娠试验阳性。
处方:桑寄生15克,川续断15克,菟丝子15克,杜仲15克,茯苓15克,紫苏梗15克,太子参15克,女贞子15克,墨旱莲15克,熟地黄15克。
患者于2004-11-13查B超示:宫内妊娠8周,活胎。
【按语】
欧阳惠卿教授辨治不孕重点在肾,旁及肝、脾。肝藏血,女子以血为用,因此机体常处于阴血不足,气偏有余,气血相对不平衡状态。《素问·调经论》说“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肝肾同源,精血相生,肝血不足,肾精失养,难成胎孕。另外,女性性格特点上多有思虑、忧郁,久难受孕者更甚,心理压力较大,更加影响肝的疏泻功能,致肝气郁结,气滞则血滞,久则影响了气血对脏腑的濡养,亦将损伤肾气。
抗精子抗体是引起免疫性不孕的最常见因素与女性免疫反应个体差异有关,从中医角度来说,即与个体的禀赋有关,因此欧阳惠卿教授免疫性不孕与肾虚关系密切,加之不孕之心理负担,故多肾虚肝郁之证,治疗上当以补肾疏肝为大法,常以定经汤为主方,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与所处的月经周期阶段,辨证加减。案中患者首诊时处经后期,治以补肾养肝调冲之法,以当归、白芍、柴胡养血柔肝,熟地黄、菟丝子、覆盆子补肾中阴阳,山药、茯苓、甘草健脾运以滋后天气血生化之源,佛手理气行滞以免滋腻碍脾。患者治疗后抗精子抗体转阴,仍以补肾法为主导,结合月经周期的气血阴阳变化分期而治。(整理者记:此为2004年案例,当时对抗精子抗体研究比较热门。随着生殖免疫学的发展,尽管抗精子抗体对妊娠的影响颇具争议,但从临床碰到不明原因的不孕症往往跟某种免疫因素相关,大量的临床经验表明,中医的辨证辨周期论治可以达到免疫调节从而提高妊娠的成功率的目的。)
(来源:李坤寅 许丽绵,欧阳惠卿教授治疗不孕症经验,河北中医 2005年8月第27卷第8期
欧阳惠卿工作室2021.1整理)

医院首页 | 联系我们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版权所有 广州数园网络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粤ICP备13060292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