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瘀而不伤正,欧阳惠卿教授治疗崩漏经验
发布时间:
2021年07月31日
攻瘀而不伤正,欧阳惠卿教授治疗崩漏经验
王慧颖
【基本资料】
王某,36岁,2000年l2月15日初诊.
【发病过程】
主诉:不规则阴道出血43天。
病史:既往有崩漏病史,本次出血从2000年11月2日开始,行经初期经量少,至行经第5天量增多,暴下如注,曾用中西药物治疗(具体不详),量减少,但未能止血。就诊时,出血量多,色黯红,有血块,腰骶酸痛,舌黯红,有小瘀点,舌苔微黄稍腻,脉滑数。
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双侧附件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l2月3日行诊断性刮宫,刮出物全部送病理检查,结果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单纯型与腺囊型混合)。
【辨证论治】
诊断:
中医诊断:崩漏
证型:肾虚血瘀夹湿热
西医诊断:异常子宫出血
治法:补肾益气,化瘀清湿热
处方:宫血饮加减七付。
补骨脂、白花蛇舌草、党参各30g,川续断20g,蒲黄12g,三七末(冲服)3g。
【随诊过程】
12月22日再诊,出血已止,再以宫血饮加减调治3周。2001年1月24日行经,经量已恢复正常,7d干净。停药随访3个月,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均正常
【按语】
崩漏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了严重紊乱,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断。它既是妇科常见病,亦是疑难重症。治疗大法有塞流、澄源、复旧3法,塞流即是止血,是治疗崩漏的重要环节。欧阳教授通过长期临床体会指出肾虚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病机,无论青春期肾气未盛,育龄期肝郁肾虚,或更年期肾气虚衰,均可使冲任不固而出现月经非时而下。“离经之血则为瘀血”,又因失血,气随血去,气虚无力运血,必加重血脉之瘀滞,故本病多挟血瘀,瘀而郁热,经血受热煎熬,则瘀结更甚,因此崩漏一证尤以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者多见肾虚夹瘀证候。基于此,欧阳教授以补肾活血立法,组方宫血饮,标本兼治,临床用于崩漏的治疗,疗效显著。方中补骨脂、川续断补肾固冲以治本。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补骨脂对子宫有明显的收缩作用,能缩短出血时间,故有减少子宫出血量的效果:三七、蒲黄化瘀止血以治标。实验研究证实,三七、蒲黄水提取物均能缩短凝血酶原时间,因而有凝血作用。蒲黄对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大剂量能使子宫呈痉挛性收缩,因而对子宫出血有治疗效果。党参益气行血,白花蛇舌草清热凉血,配伍使用,以加强行瘀散结止血之效。全方攻瘀而不伤正,补肾而不留瘀,用于治疗崩漏之肾虚血瘀挟湿热者,有较好的止血调经效果。
(来源:王慧颖,欧阳惠卿教授治疗月经病经验举隅,广州 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年 9月第 l9卷第 3期,
欧阳惠卿工作室2021.4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