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日期】:2009年4月20日
主诉 确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2月,伴全身乏力及纳差2周余。
现病史 缘患者2009年2月因胃脘部疼痛1年,加重伴纳差1周入住我院,行胃镜检查示:胃、球部粘膜相关性淋巴瘤,病理示(球部、胃窦部)粘膜相关性淋巴瘤,已向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转化。行骨髓穿刺术,骨穿结果示:符合增生性贫血骨髓象。并行CHOP化疗方案抗肿瘤;经治疗后好转出院。近2周来,患者出现全身乏力、纳差明显,为求进一步系统及化疗治疗,入住我科。
刻下症 精神疲倦,全身乏力,纳差,时有发热,怕冷,胃脘部稍有疼痛不适,按之加重,恶心欲吐,嗳气,口干不欲饮,伴头晕,睡眠一般,大小便可。
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10年余;2型糖尿病病史10年余;失眠病史5、6年。
【体检】一般体征 体温:36.4℃ 血压:138/75mmHg
心率:83次/分 呼吸:20次/分
专科检查 中度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胸骨无压痛,腹软,胃脘部有轻度压痛,肝脾肋下未及。
望闻切诊
资料 望诊:精神尚可,中度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未见肝掌及蜘蛛痣,毛发及指甲光泽可,双下肢无水肿,关节无红热肿胀,无畸形。
舌象:舌淡红边有齿痕 舌苔:白微腻
指纹及其它:
闻诊:无特殊气味及声音。
切诊:脉象:细
【理化检查】 4月18日血象:WBC:3.10×109/L,HGB 82g/L ,PLT:129×109/L。
【辨证分析】 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国医学“虚劳”、“感冒”范畴。虚劳证属气阴两虚。缘患者为老年女性,气阴亏虚,胃阴不足,胃热炽盛,发为胃、球部粘膜相关性淋巴瘤。现胃阴不足,故见胃脘部疼痛不适,恶心欲呕,嗳气;气阴两虚,四肢肌肤失养,故见全身乏力,结膜稍苍白。感冒证属风寒外感,患者素体虚弱,腠理不固,外感寒热,风寒束表,故可见发热。乃表邪未解,又化热入里之证。急则治其标,以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
【中医诊断】 虚劳病、感冒 证候:气阴两虚、风寒证
【西医诊断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型糖尿病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治法治则】 解肌清热
【处方】 基本方名:柴葛解肌汤 出处:《伤寒六书》
【方剂组成】:
柴胡12g 葛根15g 羌活12g 黄芩15g
白芷10g 白芍15g 连翘15g 板蓝根20g
海螵蛸15g 公英20g 竹茹15g 法夏15g
7剂 每日1剂
用法:水煎服
其他治疗 CHOP方案化疗
医嘱 勿进辛辣煎炸之品,慎起居,避风邪
【二诊】
就诊时间 2009.5.13
四诊资料: 望诊:神清,精神尚可,口腔粘膜可见一溃疡面,上覆白苔,毛发及指甲光泽可,双下肢无水肿,关节无红热肿胀,无畸形。
舌象:舌淡红 舌苔白稍厚
闻诊:无特殊气味及声音。
问诊:发热怕冷缓解,现双手手指麻木,胃脘部疼痛较前明显减轻,感右足乏力,口干,二便调。
切诊:脉象:细
理化检查:5月12日WBC:2.12×109/L,HGB:73G/L PLT:98×109/L。
辨证分析 接上诊,表证已解,现当属祖国医学“虚劳”、范畴。证属气阴两虚。缘患者为老年女性,气阴亏虚,加之化疗耗气伤阴,气阴亏虚已甚。气阴两虚,经脉失养,故手指及麻木,乏力;胃阴亏虚,虚火上炎,灼伤粘膜,故见口腔溃疡;气津耗伤,故口干;治宜养阴益胃,以扶正固本。
中医诊断 病名:虚劳病 证候:气阴两虚
治法治则 养阴益胃
处方 基本方名:益胃汤 出处:《温病条辨》
方剂组成:
生地15g 麦冬15g 玉竹15g 沙参15g
白芍20g 鸡血藤30g 绵茵陈12g 桑枝30g
天冬15g 石斛15g 蝉蜕10g 木蝴蝶12g
7剂 每日1剂
用法:水煎服
治疗结果 显效
【按】 粘膜相关性淋巴瘤基本病机为邪实正虚,而且在不同病程阶段,由于正邪不断的消长,扶正与祛邪的重点也随时变化,治疗应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本案在初期存在感受风寒之邪,治以解肌清热;表证已解,化疗结束时,治以养阴益胃,扶正固本。体现了谨守病机,标本兼顾,辨证论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