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
发布时间: 2024年03月15日

患者姓名:陈**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70-09

就诊日期: 2023年8月21日 初诊 发病节气:立秋

主诉:反复双下肢水肿2年,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反复双下肢水肿,无红肿热痛、活动受限,曾至外院就诊,查尿常规:蛋白(3+),颗粒管型(+),红细胞10-15/ul, 白细胞5-10/ul。血常规提示:Hb 90g/L,血生化提示BUN、Scr正常。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经治疗后症状时有反复.1周前正中加重,无气促、呼吸困难,遂于今日至我院门诊就诊,症见:双下肢水肿,口淡,纳眠差,大小便正常,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既往史:既往体健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心肺听诊未见异常,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辅助检查:2023-08-16我院门诊尿常规:蛋白(3+),颗粒管型(+),红细胞10-15/ul, 白细胞5-10/ul。血常规提示:Hb 90g/L,血生化提示BUN、Scr正常。

中医诊断:水肿

证候诊断:阴水

西医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

治    法: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处    方:茯苓30克, 泽泻15克,白术10克,桑白皮12克,大腹皮10克, 木香10克, 木瓜10克, 陈皮10克,砂仁6克,苏叶6克,猪苓20克,槟榔10克。

7剂,水煎,早晚温服。

复诊:方服14剂,水去肿消,小便畅利,复查尿常规:蛋白1+,症状好转,嘱服金匮肾气丸,以巩固疗效。

心得体会:

水肿病多因患者素体亏虚,与水液生成、输布、排泄相关脏腑责之肺、脾、肾三脏。其病理因素为风邪、水湿、疮毒、瘀血等,本虚标实之候,治疗上不任峻利猛攻,惟宜疏利水湿的同时,兼调脾肺之气以固其本。茯苓导水汤由四苓汤合五皮饮加减而成,功专调理脾肺,通利水湿。方中桑白皮、苏叶宣肺以利水,以开水之上源;四苓汤健脾渗利水湿,崇土以制水,陈皮、砂仁和胃化湿。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故又以木香、槟榔、大腹皮、木瓜等药行气利水。本方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对形体素弱,或年老体衰患者之水肿,尤为适宜。因水湿为阴邪,日久易损伤人体的阳气,更使水湿难化,从而导致水肿迁延不愈。实脾饮主治阴水证,有温阳健脾,化气行水之功,服之能使脾阳来复,肾阳渐振,水湿乃化,以脾执中以运四旁,故《医宗必读》指出:“治水当以实脾为首务也。”                

签 名:

                            2023年 09月15 日

指导老师评语(批语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金贵要略》曰:“病痰饮则,当以温药和之。” 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上肿当发汗乃愈。”因此,水肿治疗方法除了利水渗湿,还可适当运用温阳健脾药物及发汗方法。                                      

                                   签 名:

                    2023年09月20日

医院首页 | 联系我们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版权所有 广州数园网络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粤ICP备13060292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