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食疗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罗清漪
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中心
摘 要:现代食疗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均较强的学科。根据其学科特点,笔者根据现有已应用于食疗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方式中总结出几种教学方法,进行阐述和分析。包括混合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缺陷式情境教学法、新媒体养生平台、药膳制作实践等多个方面对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分析了该方法可能存在的问题、目前各高校教师的应对措施和初步教学效果,为优化我校现代食疗学的教学方法提供部分参考意见,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现代食疗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1 优化现代食疗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服务主导模式由过去以“治病”为核心向以“健康维护”为核心转变,相应的医学教育模式也相应由“诊断—治疗”模式,向“预防—医疗—康复—保健”模式过渡【1】。“中医药进中小学校园”等教育模式的提出与落实更是提示我们,在通识课教育中设置中医养生保健实践应用类课程也是未来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而在中医药院校提高此类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要求更是必要的。孙晓生老师认为,在中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启发,其既具有一般教育学的普遍性,又具有中医专业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激发热情、培养兴趣【2】。现代食疗学作为中医学的一部分,具有实践性与人文性,民众对其已有一定的兴趣和好奇心,食疗学在研究食物性能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的同时,更能够借助食物进行健康与疾病防治,是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结晶,其独特的性质,为中医药和广大群众直接搭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
然而在当前现代食疗学课程教学活动中,老师们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单项式的输出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弊端体现在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若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不能够结合起来,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脱离实际,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极易对教学质量受到影响【3】。针对我们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则应当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自己要懂得,也要让身边的家人朋友了解食疗学,正确弘扬中医药文化,拉近中医药这一临床学科与广大群众之间的距离。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十分有必要,食疗学课程在教学上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现代食疗学这门课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可以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等方式来实现, 根据信息收集与文献整理,笔者发现有以下几类教学方法可供采用。
2 目前现有的各类教学方法探讨
2.1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是指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何克抗在国内首次提出“混合式学习”概念,他认为“线上”+“线下”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4】。目前已采取该种教学模式的各院校大多通过线下技能训练、小组合作+线上任务点学习、知识点内化的方式开展混合式教学。
由于2020新冠疫情的影响,高校开始大规模地开展线上教学,促使高校教师不断摸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这种教学模式较为灵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可能存在的问题有:①线上录制或是直播的课程难以根据学生的即时反馈进行调整;②小组作业难以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进来;③线上课程不能够监督到学生认真对待,需要另外采取督促措施,可能会加大工作量。
根据目前已查阅到的资料,针对以上问题,各院校采取了设置教师和学生的双向考核系统,匿名提交,增加自评与互评,提升课堂互动率,不断更新线上课程的内容等方式进行应对。从教学策略实施效果而言,教师在整个实训课中成为项目引导者、评价者,起主导作用;学生成为项目设计者、完成者,起主体作用。顺应学生对现代通讯手段的运用,以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为介,将中医食疗的相关知识进行展示,以助于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全过程,体现的是师生间的互动、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食药两用之品的重视,锻炼其演讲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协作等能力【5-6】。
2.2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围绕常见的典型案例组织讨论,启发学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将理论具体化,结合传统的讲授方式来反复地加深学生的记忆的一种方法。值得注意的是,食疗学具有生活化的特点,其案例包括但不仅限于临床疾病案例,还有生活案例、四时调养等,其案例选择范围较广,可以根据学生专业及知识水平的不同进行灵活调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之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可以通过提问、翻转课堂、PBL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等方法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案例式教学投入应用的年限较长,哈佛大学克里斯托弗教授于1880年就创立案例式教学分析法【7】,经过多年的应用,经验较为丰富,但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如临床课程等,可能存在的问题有:①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要求较高,案例选择应当适当;②案例难以覆盖到所有的知识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采用收集典型案例,课堂讲授的方式讲解理论知识,而后巧妙地引入病案,精讲重点、难点内容,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积极讨论,布置线下作业等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8】。
2.3缺陷式情境教学法
该方法是通过设计缺陷式情境教学案例,创设探究性主题教学情境,特别是设置针对中医辨证和施膳原则的分析来实行。缺陷式情境教学中的“缺陷”是指通过在重点记忆点或易错点上设置“陷阱”诱导错误,达到从错误中吸取经验进行强化认知的目的【9】。缺陷式教学案例或系列问题在课程开始前提前布置给学生,学生可通过在线平台进行回复和互动。课程教学时,针对主题已提前设置的缺陷式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和讲解,通过对药膳误用、滥用等案例的讲解,以训练学生中医辨证思维及药膳合理使用的能力。
该方法目前应用范围较为局限,可能存在的问题有:①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具有更高的要求,适用于有一定中医药知识积累的学生;②问题设置难度较难把控,学生可能感觉学习压力较大。针对以上问题,各高校老师采用选取学生较为感兴趣及较为了解的主题的方式进行开展,如月经不调、失眠、脱发等问题的食疗调养,针对基础知识水平较差的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则采用先讲解,后设问的方式,或是提高讲授部分的比例来解决。陈燕【10】等人通过调研发现:采用主题教学法结合缺陷式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的学生的期末理论成绩均高于常规教学法所教授的学生,能够增强知识记忆,提高教学质量。
2.4借助新媒体建立专业养生平台
在数字技术背景下,以新媒体为核心的中医养生传播研究是大势所趋,中医养生的新媒体传播将会成为一个热点【11】。因此,合理、恰当地将新媒体平台应用于现代食疗学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食疗学的兴趣,更是能够传播中医药膳食疗。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新媒体平台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教研室能够通过和学校药膳社团进行合作,或是招募创新创业团队进行新媒体平台的管理和维护,充分发挥现代食疗学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学生和社会人士参与到学习中。
针对现代食疗学课程本身而言,新媒体平台尚缺乏足够的证据表明可以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但可以以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进入课堂。对中医药院校的学生而言,传播中医药文化亦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之一,学生能够在学习食疗学内容的同时掌握创造新媒体作品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能力,是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运用新媒体开展现代食疗学的教学,可以将学生在互联网上感兴趣的、关注的和食疗学知识有关的内容进行教学课件的制作,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正如孙晓生老师在课堂上播放电视采访节目并进行讲解,同学们通过观看有趣的电视节目,在课后书写观后感,感觉有趣而不枯燥,并且对该课程内容有了更深的印象。因此,该种方式可以再优化,形成现代食疗学的专业新媒体平台,如建立公众号,由老师带领同学们制作相应的科普传播内容,或是建设课程精品网站等形式,一方面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更是能够让更多对食疗学有兴趣的人了解和学习到现代食疗学这一课程。
2.5设置药膳制作实践环节
现代食疗学作为中医的一部分,既属于中医学,又不同于中医学。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是要加以应用,因此对实践指导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设置实践环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团结合作能力,更能够深入理解食疗药膳的意义所在【12】。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情景,要求学生针对不同的案例或是情景要求,设计综合的食疗方案,并对食材营养特点进行阐述和讲解。与此同时,教研室还能够与食疗药膳社团进行合作,举办药膳评比大赛,让更多同学参与到药膳制作中,学习到食疗学的知识,丰富课余生活。经大量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都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营养知识”“烹饪小视频”“大学生合理膳食的建议”等内容充满兴趣,因此在营养与食疗课程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融入这些板块,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时效性,真正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善、实用的课程教学体系。
3 结语
中医食疗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努力做到课堂食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传授食疗基础知识与培养养生技能相结
合、传统教学与研究性培养相结合。中医食疗学在中医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故此,需要借助中医食疗学学科的自身优势,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该课程的价值挖掘,创新教学模式,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努力,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手段,发挥互联网优势作用,形成多样化、多角度的教学方式。 通过在教学中不断地融入新技术,提升中医食疗学的教学质量水平。
本文仅就学习过程中肤浅的体会加以资料搜寻进行初步归纳总结,以探索现代食疗学的教学方法,水平有限,敬祈指正。
参考文献:
[1]耿景海,文民刚,周增桓.医学教育改革热点及发展趋势[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29(4):86-91.
[2]孙晓生.《中医诊断学》启发式教学初探[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7(02):44-47.
[3]吴华.构建多元化中医食疗学课程教学体系[J].科技视界,2021(31):172-174.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1.31.78
[4] 何克抗.从 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5]童文琴,余华彬,李兰丽,潘爱萍.中医食疗学实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21):98-100.DOI:10.20037/j.issn.1671-1246.2022.21.35
[6]荣宝山,任存霞,白雅雯,丁鑫,樊烜婷,钱占红.基于在线开放课程提高中医食疗学教学效果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21):1-2.
[7]王青梅,赵革.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3):7 11.
[8]曹音,赵英,龙富立.病案教学法在中医食疗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06):91-92.DOI:10.16808/j.cnki.issn1003-7705.2013.06.052
[9]张淑利,李胜云,李玲,陈亚丽,刘慧.缺陷式情境教学法在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20,17(05):451-455.
[10]陈燕,孙志芳,史鑫,沈歆.主题教学结合缺陷式情境教学法在中医药膳与食疗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2(08):134-136.
[11]曾钦. 中医养生传播生态的构建策略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
[12]关彩霞,王宏.中医食疗学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中医教育,2006(06):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