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疗原则
补虚为主:虚劳病的治疗以补虚为主,根据不同的虚证类型,采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等方法。
调和脏腑:虚劳病多涉及多个脏腑功能失调,治疗时需调和脏腑,尤其注重脾胃的调理,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缓急止痛:在补虚的基础上,适当加入缓急止痛的药物,以缓解腹痛症状。
2. 常用方剂
气滞湿阻证:常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肝郁脾虚证:常用逍遥散加减。
脾虚湿阻证:常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3. 药物加减
腹痛明显:可加延胡索、白芍、甘草等缓急止痛。
腹胀:可加陈皮、木香、砂仁等理气消胀。
食欲不振:可加山楂、神曲、麦芽等消食导滞。
便溏:可加茯苓、白术、山药等健脾止泻。
便秘:可加火麻仁、郁李仁等润肠通便。
4. 饮食调理
气虚型:多食用补气食物,如山药、红枣、黄芪、党参等。
血虚型:多食用补血食物,如龙眼肉、枸杞、黑芝麻、猪肝等。
阴虚型:多食用滋阴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梨等。
阳虚型:多食用温阳食物,如羊肉、生姜、肉桂、韭菜等。
5 生活调摄
起居有常: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情志调摄: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适度运动:适当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增强体质。
6.小结
孙晓生教授治疗腹痛病以“健脾行气”为核心,注重阴阳平衡与祛邪扶正结合。临床需根据患者具体证型灵活化裁,兼顾症状缓解与体质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