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生教授治疗虚劳病诊疗方案总结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27日

1. 辨证分型

气虚型:腹痛隐隐,喜温喜按,伴有乏力、气短、自汗等症状。舌淡苔白,脉细弱。

血虚型:腹痛绵绵,面色苍白,头晕心悸,失眠多梦。舌淡苔薄,脉细弱。

阴虚型:腹痛隐隐,伴有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盗汗等症状。舌红少苔,脉细数。

阳虚型:腹痛冷痛,喜温喜按,四肢不温,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

2. 治疗原则

补虚为主:虚劳病的治疗以补虚为主,根据不同的虚证类型,采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等方法。

调和脏腑:虚劳病多涉及多个脏腑功能失调,治疗时需调和脏腑,尤其注重脾胃的调理,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缓急止痛:在补虚的基础上,适当加入缓急止痛的药物,以缓解腹痛症状。

3. 常用方剂

气虚型:常用补中益气汤(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甘草、当归)加减。

血虚型:常用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加减,或归脾汤(白术、茯苓、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当归、远志)加减。

阴虚型:常用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加减,或一贯煎(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加减。

阳虚型:常用理中丸(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加减,或附子理中丸(附子、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加减。

4. 药物加减

腹痛明显:可加延胡索、白芍、甘草等缓急止痛。

腹胀:可加陈皮、木香、砂仁等理气消胀。

食欲不振:可加山楂、神曲、麦芽等消食导滞。

便溏:可加茯苓、白术、山药等健脾止泻。

便秘:可加火麻仁、郁李仁等润肠通便。

5. 饮食调理

气虚型:多食用补气食物,如山药、红枣、黄芪、党参等。

血虚型:多食用补血食物,如龙眼肉、枸杞、黑芝麻、猪肝等。

阴虚型:多食用滋阴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梨等。

阳虚型:多食用温阳食物,如羊肉、生姜、肉桂、韭菜等。

6. 生活调摄

起居有常: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情志调摄: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适度运动:适当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增强体质。

7.小结

孙晓生教授治疗虚劳病以“调补脾肾”为核心,注重阴阳平衡与祛邪扶正结合。用药强调“补而不滞”,如补气药配伍陈皮理气,滋阴药佐泽泻利湿。临床需根据患者具体证型灵活化裁,兼顾症状缓解与体质调理。

医院首页 | 联系我们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版权所有 广州数园网络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粤ICP备13060292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