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远古日月天象与阴阳
中秋佳节,又称祭月节、拜月节、月亮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月娘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之一。中秋节源自华夏民族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仅凭肉眼观察天象,经历上千年的观察,发现满天星斗中“太阳”和“月亮”是对人类最重要的两个天体。按照阴阳学说,白为阳,夜为阴,太阳主白天,月亮主晚上,所以太阳为阳,月亮为阴,阴阳平衡,才日夜更替、循环往复。如《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黄帝内经》也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
后来人们又发现,满天繁星大部分位置相对固定(恒星),但有五颗明亮的星星穿行不息(行星),即今天的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古人觉得这五颗星巡视天宫,是管理主宰天庭的“司法官”。在春秋战国以前,木星叫做岁星,火星叫做荧惑,土星叫做镇星,金星叫做太白,水星叫做辰星。春秋战国以后,阴阳五行学说盛行,人们将阴阳之名赋予月亮和太阳,五行赋予行星,这就是五大行星名称的来历。
二、中秋节文化由来与月饼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人们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唐明皇游月宫、元代月饼起义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使之充满浪漫的色彩。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文化节,以月圆兆示着人们阖家团圆、生活美满;举头望明月寄托人们思念故乡、思念亲友之情;春华秋实反映着人们祈盼丰收、幸福的愿望。因此,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起中秋节,就离不开月饼(图1)。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人们既可以把它当作节日食品,又可以用它祭月、作为赠送亲友的礼品。迄今,食月饼已经是祖国大地、亚洲和世界华人居住地区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
图1 中秋月饼
此外,中秋已成为一种文化。南方流行燃烧宝塔灯,即由孩童捡拾瓦砾搭成宝塔形状,塔内燃烧木柴,塔顶撒上木糠,火光冲天,四周点燃红灯笼,一派喜庆的景象,称为“宝塔灯”,或称烧瓦子灯、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尤其在广东、广西、江西等地都有流传。还有“柚皮灯”,用柚皮雕刻各种人物花草,中间安放一个琉璃盏,红光四射。广东潮汕中秋有“河溪对嘴,芋仔食到”俗谚,当地居民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
三、月饼主要有几种?
主要有6大类:①广式月饼是目前在祖国大江南北流传最广的一种月饼,以皮薄、馅足、松软、香甜的优势,赢得大众的普遍喜爱。其中有:莲蓉月饼、豆沙月饼、五仁月饼、水果月饼、叉烧月饼等。食在广州,名副其实(图2,图3)。②潮式月饼是潮汕地区糕类名点,属酥皮类饼食,是中国四大月饼流派之一。③苏式月饼是江浙地区的特色糕点,皮层酥松,色泽美观,馅料肥而不腻。④滇式月饼可谓是后起之秀,凭借云南鲜花饼闻名全国,馅料采用滇式火腿。⑤京式月饼是北方地区月饼的代表,主要特点是甜度及皮馅比适中,口味清甜,口感脆松。如北京稻香村的月饼。⑥徽式月饼是徽州汉族特色的月饼。小巧玲珑,洁白如玉,皮较为油酥,饼馅多由菜、油和糖做成,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含量比较高。
图2 黑芝麻月饼
图3 五仁月饼
在经济不甚发达、温饱尚成问题的年代,月饼是一种营养品。在没有冰箱冷藏的时代,把粮食做成饼食,有利于防腐保存,有利于远途旅行时充饥。随着我国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实现,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月饼从味道、馅料、形状和大小,到制作方法都进行了改良(图4)。市面上的月饼,可谓琳琅满目。
图4 制作精美的月饼
然而,月饼虽然美味,但却是高脂、高糖、高热量的“三高”食品。因此,食饼须讲究。
四、心血管疾病患者能吃月饼吗?如何巧吃?
正如我们上一期推文介绍的心血管病防治饮食建议:清淡均衡,荤素搭配,适量节制。病情相对稳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控制总的摄入热量,可以适量食用月饼。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人群,总的原则是建议每天少食、或间歇而食为宜。糖尿病患者,建议食用木糖醇制作的月饼,少量为宜,五仁为好。巧食月饼有如下几点建议。
1.适时食用。①空腹吃月饼容易引起反酸、嗳气,因此建议伴随牛奶、小米稀饭一起吃。②月饼不宜作为宵夜,也不宜在睡前吃,容易增加体重导致肥胖,也容易引起食管反流。
2.定量节制。①对于常规大小(直径约6-8cm)的月饼,每天食用不多于1/4;迷你月饼(直径约3-4cm),每次可以食一只。②食用月饼,需估算总的热量,适当减少主食摄入或不再摄入主食。③食用月饼后,增加蔬菜、水果(糖份较少的)的摄入,以促进消化、胃肠蠕动,促进大肠的排泄。
3.合理搭配。①吃月饼时避免喝过多的稀粥,导致血糖迅速升高;②食用月饼,多在就餐快要结束时,做到先咸后甜,才能尝出佳肴与饼食的美味;③中秋之夜赏月吃月饼时,需进食水果如柚子、番石榴、猕猴桃及广柑等岭南佳果,调节口味、促进代谢;也可品尝茶道,如普洱茶、陈皮茶、茉莉花茶、单丛茶、菊花茶、桂花茶、玫瑰花茶等,解腻解渴。建议勿喝酒或以冷饮送食月饼。
4.有所选择。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建议选择含糖量相对较低的木糖醇月饼等代糖五仁月饼,少吃传统莲蓉、豆沙、枣泥月饼。②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食用无蛋黄馅、植物油制作的月饼,五仁月饼为佳。③优先选择新鲜(保质期内)、低糖(不太甜、或木糖醇制作)、低脂(植物油为好)、低盐(警惕无形盐)的月饼。
结语
中秋,是远古人们崇拜自然、寄托美梦的时节,更是现代亲友欢聚、共话桑麻的佳节。宋代诗人苏东坡途径古海上丝绸之始发港——合浦曾写过一首月饼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想来,小小的月饼除了酥与饴的美味,还令人身体放松和心情舒畅,寄托着人们对亲友团圆、生活美好的向往。又是一年中秋节,月是故乡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健康!
专家简介:
吴伟,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高校特支教学名师,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学术继承人。从事医教研工作36年,传承国医大师邓老“五脏相关”“五诊十纲”理论,倡导辨病为先,“病-理-法-方-药”诊疗程式。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内科学教研室主任,医院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医疗总监。国家教育部本科一流课程《中医内科学》负责人、国家“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本科生、规培住院医师、研究生等4部教材主编。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介入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脉络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预防专业委员会主委等。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主编或参编著作15部,发表学术论文295篇,其中SCI 9篇。
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管控;擅长冠脉介入及起搏器植入技术。
出诊时间:周一、四上午(岭南名医门诊,门诊南楼4楼7室),周三下午(普通门诊,门诊楼4楼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