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又名广陈皮,以新会产的陈皮为佳。陈皮,由大红柑(学名茶枝柑)的果皮而炮制。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有写:“橘皮疗气大胜……须陈久者为良。”《本草纲目》载:“柑皮纹粗,黄而厚,内多白膜,其味辛甘,今天下以广中(今新会)采者为胜。”清代《本草蓬源》亦有“桔皮苦辛温无毒,产粤东,新会,陈久者良”的记载。新会之陈皮质轻而柔软,不易折断,香气特异,久藏则醇而浓郁,味甘凉香,微辛但不甚苦,道地药材也。
新会陈皮的历史渊源
广东新会陈皮,是广东新会所产大红柑的干果皮,具有特好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烹饪调味佳品,早在宋代就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相传唐代始有“陈皮”的名称,而新会专门种柑取皮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早在元朝初期,新会柑桔生产已见记载,在外海(龙溪),仅陈氏一户便有“甘(柑)子田租十石”。元末明初新会诗人黎贞的诗集中有“尘外亭前桔柚肥”。明代陈白沙的诗集中有“橙桔盈园野芳杂”的诗句。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新会葵商在重庆、成都等地相继开设德隆、悦隆等9家“隆”字商号,主营葵扇及经销新会陈皮。清末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的《新会乡土志》记载,新会陈皮为当时主要物产之一。民国元年(1912年)前后,会城有经营新会陈皮的专营店30间、兼营葵扇的商号五六间。
新会陈皮的鉴别要点
颜色:新会陈皮的颜色干净鲜明,纹理清楚,具有光泽;普通陈皮往往颜色不一,呈现青色、黄色、红色不等,或深或浅,内囊光滑无脱落感,皱纹不匀。皮形:新会陈皮的基部相连,规则三瓣状,片张反卷;普通陈皮多呈不规则片状,零碎者居多。油点:新会陈皮表面有无数大小均匀且凹入的油点,皱缩十分明显,即“油室”;普通陈皮的油点分布不匀,数量较少,大小不一。质地:新会陈皮陈久者轻、硬;普通陈皮则皮硬,容易折断、碎裂。香气:新会陈皮的挥发油种类多,香气独特、不单一,其香气呈复合型,陈香醇厚;普通陈皮挥发油种类少,香气微弱、单一,或甜、或酸、或苦、或涩,其香气随陈化年份长短发生的变化不大。茶色:新会陈皮之年份短者茶色呈青黄色(或青色),高年份者茶色呈黄红色(或红色),茶色金黄通透;普通陈皮不论新陈,茶汤的颜色均较浅。茶味:年份高的新会陈皮口味甘、香、醇、陈;普通陈皮的味道不随年份增长而改变,大部分的味道单一的,或苦、或酸、或涩。
陈皮药用价值与中医古方应用
新会陈皮具有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之功,主治脾胃气滞湿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秽逆、二便不利、肺气阻滞、咳嗽痰多,亦治乳痈初起。例如,《金匮要略》橘皮枳实生姜汤中重用新会陈皮,主治胸痹。症见胸闷胸痛,呈窒塞感,心悸短气,或咳唾痰浊,呕恶痰涎,腹胀纳差,舌胖而大,苔白腻或厚浊,脉沉滑或濡缓。其中陈皮性味辛温,具有宣通气机,化痰和胃,理气宽胸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陈皮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中有重要作用。新会陈皮具有丰富的黄酮类成分如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及多种多甲氧基黄酮等,具有良好的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如调血脂、抗血栓、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保护等。橙皮苷、柚皮素及其衍生物可通过抗血小板凝聚等实现抗血栓作用,可抗心肌细胞凋亡,抑制冠脉血管增殖和迁移,在心肌损伤、心脏重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方面均显示良好的作用。又如,来源于宋代《和剂局方》的藿香正气丸,原为藿香正气散。具有芳香化湿,辟秽化浊,解表祛暑的功效,主治暑湿感冒,症见头痛身重,呕吐恶心,泄泻肠鸣,纳谷不香,口中黏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等。方中由藿香、陈皮、紫苏叶、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白术、桔梗、大枣、生姜组成。同出于《和剂局方》的平胃散。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加姜枣组成,该方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效,主治湿滞脾胃之胃脘痛病。上述两方皆有陈皮。现代对于陈皮的消化系统药理研究表明,新会陈皮在促进消化、促肠道运动等方面均有很好的药理作用。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广陈皮既能抑制胃肠运动,又能兴奋胃肠运动,其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是双向的。研究发现其(川陈皮素和橘皮素)较橙皮苷具有更强的提高胃蛋白酶活性、促进蛋白酶排出量、增强肠蠕动的功能。研究显示,川陈皮素对炎性肠病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陈皮食用价值与药膳
作为广东三宝之一,新会陈皮早已是粤菜中的重要佐料之一,是广东百姓的茶道、烹饪养生之必备佳品。
(1)简单地沏上一壶陈皮茶,健胃理气、消食导滞,便能起到养生保健的功效,老少咸宜。
也可加入一片生姜,醒脾温阳。
(2)陈皮普洱茶,或者新会青柑普洱茶,也是不错的选择,功效同上。
(3)煲上一盅汤陈皮降脂茶:新会陈皮5g、山楂干5g、丹参10g,以500ml饮用水焖煮20分钟,即可饮用,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适宜体质壮实的高血脂症病患者,但是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不宜。
(4)陈皮养生酒:新会陈皮、桂圆肉、枸杞子、菊花、红枣适量,纳入无油无水的干净玻璃瓶中,倒入高度白酒浸过原料,密封两周后即可饮用。具有愉悦心情,缓解紧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的作用。
(5)参芪红枣陈皮羊肉汤:羊肉100g,黄芪10g,党参10g,红枣10g,新会陈皮6g。羊肉洗净、斩块,黄芪、党参、红枣(去核)、陈皮清水洗净,上述原料纳入砂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煲2个小时,调味供用。具有补气升阳,延缓衰老的作用,适用于心阳不足,症见胸闷胸痛、面白、神倦怯寒、四肢欠温或肿胀、气短懒言、自汗,舌淡胖,苔白腻,脉沉迟的患者。
(6)陈皮扒鸭:主料:鸭肉1000g、陈皮适量剪丝、姜适量、葱适量、蒜适量、油适量、盐适量、老抽适量、蚝油适量。做法:①鸭肉切成小块。②鸭肉焯水,锅内水烧开,把鸭肉倒入开水中焯水几分钟。③然后把鸭肉盛出来,放入漏盆中(把水漏净)。④锅内放入食用油。⑤放入姜蒜爆香,快速放入鸭肉,蘸少许米酒。⑥炒制一会,放入适量老抽、蚝油。⑦翻炒后加入陈皮丝。⑧盖上锅盖,转文火慢炖,约半小时,收汁,加盐调味。即成美味可口的陈皮扒鸭。
陈皮是否越陈越好?
俗话说:“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赛黄金。”堪称“赛黄金”的老陈皮,入药可调百方,入膳可调百味,入茶可调百韵。传统认为储存越久的干橘皮质量越好。陈皮选用的橘子皮,对其品种、取用时间有一定要求,鲜橘皮需要经过风干、密封储存、加湿软化、再次风干、晒干等多个步骤制成陈皮,且往往放置一年以上方可使用,陈化三年以上才能称之为陈皮。然而,是不是陈皮越陈越好呢?答案:非也。一般认为,1年可用;3-5年为好;5-10年以上市面上少有。研究表明,陈皮存放时间太久,挥发油及有效成份丢失。陈皮中所含的橙皮首含量测定表明,当年新产品含量为4.40%,而存放三年后降为2.65%;以陈皮提取液做薄层层析。各年份样品虽然所得斑点相同,但随存放时间的延长,斑点变小,说明尽管成分的种类没有变化,但含量降低。《中国药典》 (2010版),都以橙皮昔为衡量其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明确规定:陈皮原药材中橙皮首含量应不得少于3.0%,新版药典还对陈皮饮片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橙皮昔应不得少于2.5%。上述测定表明,连续存放三年以后的陈皮橙皮首含量已不符合药典规定,理论上已不能再做药用。由此可见,陈皮储存时间过长,会使挥发油等成分受到损失,影响其质量和疗效。由此看来,陈皮,作为药材入药“越陈越好”的说法与现代执行的质量标准是相背离的。有些人认为只要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没有霉变、虫蛀和变质,外观干干净净,都可以认为有效,可以服用。其实这也是误解。中药材只要按贮存条件要求贮存,可以保持很多年不变质,但这不等于说中药材还存在原有的药效。
结语
广陈皮是广东省首批立法保护的八大岭南中药之一,其中新会陈皮被誉为广陈皮的正品,以经年陈藏为珍品,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药材”。药食同源是中医保健养生的要领。新会陈皮性味甘、香、醇、甜,滋味独特,适口性好,药食同源,实属中医养生保健的家庭必备佳品。
参考文献:
[1]陶叶杏,余倩,刘瑞婷,张曦文,吴婷,潘思轶,徐晓云. 广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物对t-BHP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机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22,41(05):161-168.
[2]范慧婕,赖逸贵,蒋雪峰,王强,李孔正,傅应昌,张为. 橙皮苷改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J]. 河南中医,2022,42(03):397-402.
[3]梅全喜,曾聪彦,田素英,赵志敏,杨得坡. 陈皮、广陈皮、新会陈皮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J]. 中药材,2019,42(12):2992-2996.
[4]宋叶,张斌,梅全喜,赵志敏,梁京伟,杨得坡,胡莹. 陈皮、广陈皮、新会陈皮的考证[J]. 中药材,2019,42(02):453-458.
专家简介:
吴伟,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教授,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广东省高校特支教学名师,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学术继承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内科学教研室主任,医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房颤中心医疗总监。国家教育部本科一流课程《中医内科学》负责人。主编国家“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5部。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脉络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预防专业委员会主委。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7项,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10项,主编或参编著作15部,发表学术论文334篇,其中SCI 21篇。
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管控;擅长冠脉介入及起搏器植入技术。
出诊时间:周一、四上午(南楼岭南名医门诊4楼7室),周三下午(门诊楼4楼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