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站首页
  • 工作室简介
    • 许华教授简介
    • 许华工作室简介
  • 名医研究
    • 流派渊源
    • 学术思想
    • 经验总结
    • 经验方
    • 成才要素
    • 养生之道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 视频
  • 学术成就
    • 学术专著
    • 立项课题
    • 主编教材
    • 研制制剂
    • 科研奖项
    • 学会任职
  • 名医风采
    • 媒体报道
    • 个人剪影
    • 生活逸事
  • 弟子业绩
    • 传承弟子
    • 弟子感悟
    • 学生/弟子研究其思想论文/著作

名医研究

  • 流派渊源
  • 学术思想
  • 经验总结
  • 经验方
  • 成才要素
  • 养生之道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 视频
首页 > 名医研究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一例移植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肠道,中度)临床医案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7日 23:40:09

性别:男                出生日期:2014年3月10日
就诊日期:2022年8月18日          初诊、复诊:初诊            发病节气:立秋


主诉:大便次数增多1年余,反复腹痛10月余。


现病史:患儿于2020年7月因“发热、关节痛”为主症在外院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re-B-ALL,HR,CR,BCR/ABL P190阳性,IKZF1大片段缺失),于2020年12月行HLA 7/10相合脐血干细胞移植。住院期间出现腹痛、腹泻、便血,考虑为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4度);此外尚出现肺部感染、粒细胞缺乏、巨细胞病毒血症、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先后给予激素、芦可替尼、巴利昔单抗、间充质干细胞等抗肠道aGVHD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腹痛症状较前缓解,2021年2月底出院。出院后仍有间断腹泻、腹痛、便血,外院规律门诊及多次住院诊治,曾应用激素、环孢素、芦可替尼、吗替麦考酚酯、麦考酚钠肠溶片、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等治疗,2021年4月底腹痛、便血症状缓解,仍有腹泻,外院曾予益生菌治疗,症状反复,考虑肠道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度)。2021年10月外院予达沙替尼预防复发,服药期间再次反复腹痛、便血,腹泻加重,考虑药物不良反应故停服达沙替尼,便血缓解,仍反复腹泻、腹痛至今。平素大便质糊或稀烂,3-6次/天,腹痛以脐周及下腹部为主,痛时喜按,过食油腻则腹痛明显,常于下午发作,腹痛严重时伴呕吐胃内容物,疼痛持续约2h可自行缓解。2021年11月减停免疫抑制剂。近2年体重下降约5kg,身高增长约7cm。刻下症:患儿神清,精神一般,暂无腹痛,食欲时可时差,手足偏凉,大便稀烂,3-6次/天,面色晦暗,消瘦,体力情况一般,难入睡,小便正常。舌淡红,边有齿痕,苔微黄厚腻,脉细无力。身高:117cm,体重:15kg。

既往史:无特殊。


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


体格检查:发育不良,营养不良,慢性病容。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柔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腹部无包块。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2次/分。

辅助检查:2021-04-07肠镜:结、直肠粘膜粗糙颗粒状病变,左半结肠为主。结肠组织活检:粘膜慢性炎,固有膜充血、水肿。2021-12-20 肠镜:结、直肠黏膜炎性改变,活检:考虑不除外不典型GVHD,请结合临床;免疫组化:CMV(-),EBV(-),PAS(+)。

中医诊断:泄泻;疳证
证候诊断:脾虚湿困证

西医诊断:1.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肠道,中度);2.脐血干细胞移植状态;3.急性白血病(Pre-B-ALL,HR,CR,BCR/ABL P190阳性,IKZF1大片段缺失)。

治    法:益气运脾,化湿清热。

处    方:
1. 中药处方:
太子参10g 茯苓10g 麸炒白术10g 苍术10g
木香(后下)6g 广藿香10g 葛根15g 陈皮5g
姜厚朴10g 法半夏9g 焦山楂10g 山楂炭10g
诃子10g 连翘10g 通草5g 泽泻10g
甘草片6g
共7剂,每日1付,水煎至300ml,分2次温服。
2. 小儿推拿5次,操作部位:补脾土、补大肠、推上三关、摩腹、推上七节骨、捏脊。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具体穴位:神阙、中脘(双)、天枢(双)、脾俞(双)。

复诊:二诊(2022年8月25日):治疗后患儿无腹痛,大便次数较前减少,2~3次/天,质糊,食欲较前好转,舌苔白,显示初步疗效,即湿浊之邪初化,蕴积之热得清。另患儿手足不温,为脾胃运化功能低下,化生气血乏源,又久病及肾,阳气衰微,气血不足以温养四肢经脉,且湿邪顽固,仍需进一步巩固疗效。治法着重于运脾补肾、温补兼施,以附子理中丸为底方,调整处方为:
人参(先煎)10g 淡附片(先煎)8g 干姜5g 龙骨(先煎)30g
牡蛎(先煎)30g 肉豆蔻8g 苍术10g 木香(后下)6g
砂仁(后下)6g 焦山楂10g 山楂炭10g 诃子15g
泽泻10g 灯心草2g 甘草片6g
共7剂,煎服法如前。

三诊(2022年9月1日):药后患儿大便次数如前,时有成形软便,脉细较前稍有力,调整用药:上方去肉豆蔻、诃子、泽泻,加补骨脂10g、芡实15g、通草5g。共14剂,煎服法如前。

四诊(2022年9月15日):患儿大便次数较前好转,1~2次/日,糊状,手足较前温暖,时胃纳欠佳,偶有腹痛伴呕吐,考虑患儿脾肾阴证好转,但脾胃运化、气机升降方面仍需巩固,故以益气运脾、理气和胃为法,调整处方如下:
人参(先煎)10g 茯苓15g 苍术10g 麸炒白术10g
木香(后下) 6g 陈皮5g 法半夏9g 姜厚朴10g
焦山楂10g 乌梅炭10g 黄连片5g 醋延胡索15g
炒麦芽30g 甘草片6g 砂仁(后下)6g
共7剂,煎服法如前。

五诊(2022年9月22日):胃纳好转,无腹痛呕吐,大便糊状,1~2次/日,诉难入睡。诸症好转,继续予益气运脾为法,酌加炒酸枣仁养血安神。另考虑患儿因既往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免疫恢复缓慢,极易外感时邪。故根据时令,适当加益气固表之防风。共14剂,煎服法如前。

此后患儿规律门诊就诊,根据症状适时调整处方,大便基本正常,无明显腹痛呕吐,胃口、睡眠正常,舌淡红,苔薄白,一般情况可。2023年9月体重18kg。2023年4月、7月应用《儿童生活质量测定量表》(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Measurement Models,PedsQLTM)(4.0 中文版)评估患儿生活质量,家长、患儿分别得分如表1,其中在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具有明显提升。


按:

高危B-ALL预后差,该患儿经化疗缓解后行HSCT,出现肠道GVHD,应用达沙替尼后症状加重,以泄泻、腹痛为突出症状,伴重度营养不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西医治疗以抑制免疫、调节肠道菌群、护胃、肠内外营养为主,但仍有较大改善空间。

目前罕见有关中医药治疗肠道GVHD的文献报道,散见于理论探讨、实验研究,未见个案报道,也未见有关儿童患者的报道。本例患儿症状典型,病情重,病程长,经过中医药干预后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提示中医药干预GVHD有一定疗效和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探讨。

许华教授认为,肠道GVHD的病因为毒邪伤正,以毒邪伤脾为核心,病位在脾,病程长者可累及肾,核心病机为脾虚湿困。长期化疗及移植预处理的放、化疗在消除肿瘤细胞的同时,将同时摧毁患儿的免疫系统;即患儿体内伏邪及自身正气可被药毒、放射毒等毒邪强有力杀伤。毒邪损伤正气使患儿脏腑虚损,气血津液亏耗。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迫切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健全的脾胃功能兹事体大。然儿童“脾薄而弱”“脾常不足”(《万密斋医学全书》),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难以承受峻猛毒邪之侵犯,故毒邪伤正以毒邪伤脾为核心。脾弱运化无权,水湿困于中焦,“湿盛则濡泄”(《素问》),又湿邪伤阳,“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素问》),因此可出现泄泻、腹痛、恶心、呕吐、消瘦等症状。

许华教授强调,治疗毒邪伤脾所致之脾虚关键不在“补脾”,而在“运脾”,只有脾胃健运,才能化生气血。运脾关键在于恢复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需满足脾土运化的各种条件,如合适的湿度及温度、充足的动力、通畅的运输道路等。在本例中,运脾的关键治法包括:化湿运脾、温阳运脾、益气运脾、理气运脾。各种治法相辅相成,非独立存在。选择药方上,当理清当前症状的重点病机,切准施方,不宜大包围堆砌用药,应分阶段、灵活应用各类方剂。

其中,七味白术散“治脾胃久虚,呕吐泄泻,频作不止”“不论阴阳虚实,并宜服”(《小儿药证直诀》),是许华教授最推崇的经典古方之一。方中以四君子汤益气健脾,配合藿香芳香醒脾,木香理气温脾,葛根止泻升脾,全方平和益气,助中焦气机运化。本案中,应用七味白术散加味初步恢复患儿气机运化的枢纽后,才进一步温补脾肾阳气,避免了温阳药补充的阳气停滞于局部,难以化散至周身,导致局部郁热。《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曰:“伤寒腹痛有寒证,因服冷药过多,大便自利,腹中痛,手足冷者,可与理中丸,甚者与附子理中丸、理中汤。”故二诊时应用附子理中丸加减温肾健脾。需要注意的是,小儿稚阴稚阳,需根据症状中病即止,因此四诊时,患儿四肢渐温,阳气渐复,可暂停使用温燥之附子。

此外,许华教授善于应用多种药对辅助运脾。如陈皮、半夏燥湿健脾,补骨脂、芡实温肾涩脾,党参、白术益气健脾,木香、砂仁理气运脾,龙骨、牡蛎固涩脾肾,诃子、山楂炭敛阴涩脾。各类具有相近作用的药物可根据症状侧重适时变化,如肉豆蔻、补骨脂均具温阳之效,其中肉豆蔻入脾胃大肠经,“暖脾胃,固大肠”(《本草纲目》);补骨脂入肾经,“治肾泄,通命门,暖丹田,敛精神”(《本草纲目》)。灯心草、通草、连翘均可清热,其中连翘、灯心草清上焦郁热效佳,连翘清热力更强;灯心草、通草均可通利小便而解热,而通草更擅长渗利水湿。

值得一提的是,此类患儿病程长,纠正至气血阴阳平和并巩固疗效常常需要较长的治疗周期,故需与患儿及其家属做好宣教,加强患方信心,有助于提高其依从性。若无法坚持服药,常致疗效难以巩固,进一步拉长治疗周期,影响患儿症状恢复及其正常生长发育。同时,需仔细交代其注意饮食调护,当脾胃运化功能逐渐恢复、食欲好转时,进食量、添加食物不可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谨慎添加食物种类,避免身体适应不及,反增脾胃负担。

综上,本案例通过中医药干预儿童肠道GVHD,取得满意疗效,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提示中医药治疗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实践及推广。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版权所有 广州数园网络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粤ICP备13060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