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鑫梅名医工作室主要负责人是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许鑫梅教授学术继承人的杨晓军教授,工作人员有同为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许鑫梅教授学术继承人的邝卫红教授、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许鑫梅教授学术继承人的吴秀美副教授、刘丽萍主治医师、菁英计划培养对象樊冬梅教授以及脾胃病科主任刘凤斌教授、杨云英护士长,年轻医师张铮铮主治医师、吕东勇主治医师、李培武主治医师和汪双双住院医师等。工作室工作人员梯队合理。
杨晓军教授,许鑫梅教授名医工作室负责人,男, 43岁,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任医师,中共党员,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许鑫梅教授学术继承人,内科第二党支部支部委员,脾胃病科病区区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行为分会委员,广东省肝病学会脂肪肝分会常务委员;中西医结合硕士生导师。2002年至今连续9年被医院选为广东省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官、主考官;多次作为广州市以及佛山市医疗保险审核人。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在脾胃肌肉疾病研究方面有较高造诣。主持课题有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4项,厅局级课题7项,发表论文20余篇。获校级奖项2项,院级奖项7项,省学会奖项1项。
邝卫红教授,男,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0年湖南中医学院中医本科毕业,1995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硕士毕业,2000年至2003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师承许鑫梅教授,获医学博士学位。曾在上海仁济医院进修消化科临床,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许鑫梅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长期从事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与实验研究。曾是国家局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科消化学科”学科带头人助理,主持和参与编写了多本书籍包括《胃病中西医诊疗与调养》,广东旅游出版社;《疑难病证治验精华》,广东科技出版社;《消化道药理与临床》,学苑出版社;《中医内科学》(研究生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主持和参与各级科研课题15项。
刘凤斌教授,男,汉族,博士,博士后,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任国际生存质量研究会亚洲华人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秘书,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华人消化病杂志编委,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新中医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重点项目评委等。主持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2项),参与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4项,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2012年被遴选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