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心身平衡,有助脾胃健康
她的专长:国内著名中医脾胃学家,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肝胆胰疾患及老年病等。在诊疗工作中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药物与综合治疗相辅相成,药物与药膳互补,重视脾胃病从肝论治,注意心理因素对病人的影响,主持或参与研制了胃肠宁、胃炎消、肠炎灵、消胀片、健脾养荣片及清幽漱口液等制剂,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许鑫梅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专科脾胃病科、重点学科脾胃消化学科学术带头人,历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脾胃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第三批、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兼任中国中医学会内科脾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广东分会脾胃专业委员会委员,《新中医》杂志常务编委,《中医杂志》审稿专家;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许鑫梅名医工作室”指导专家;广东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颁发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
她的故事:许鑫梅教授的患者遍及省内外,预约挂号常常要排到一个月左右。经常有乘坐长途汽车、坐高铁甚至搭飞机来就诊的患者,许鑫梅教授为了满足患者的需要,经常门诊坐诊到中午一点多、晚上七点多,中间不喝水、不上厕所;还经常饿着肚子为患者耐心解释、诊治。
来诊病人多为反复发作的慢性病人,他们都是经过各种药物治疗,初能起效,久之又复发而无效。如不少胃痛病人,一方面吃各种中西药物,另一方面则大量吸烟、饮酒及喝浓茶,这些行为问题不解决,则胃痛难以解除及治愈;部分病人对于家庭和工作中遇到的麻烦,缺少能使自己心理保持平衡的应对能力,常处于焦虑情绪之中,若不从解除患者的心理因素着手,不健康的行为得不到矫正,也会成为胃痛等疾病难以治愈的原因。许鑫梅教授通过倾听、理解、鼓励和保证、商讨与指导等办法,了解患者病情并给与解释,热情指导,消除患者疑虑,并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
她的忠告:中医常见的内科疾病49个病证中看,发病与精神情志有关者30个,占61.2%,其中脾胃病证10个中占其7。可见精神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此能够理解,并在治疗中重视它,将有助于调节病人心身平衡,更有助于恢复健康。此外,“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病人多为本虚标实之体,其本虚为脾气虚或阴虚,故在治疗内科疾病尤其是胃肠消化病时重在补益脾胃,升发元气,在溃疡病的治疗中倡导健脾补气为本,注重“胃咽相关”。
养生之道: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做到干稀搭配、荤素夹杂;应合理安排好工作和休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过度,尽量不要熬夜,保证良好、充足的睡眠。
养生要领: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心身平衡,益寿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