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三针疗法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的特色疗法之一,目前广泛应用于中风偏瘫的治疗,该疗法进入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诊疗方案,在全国中医院推广使用。
该诊疗方案提出了将中风分为弛缓期、痉挛期分期取穴治疗,在颞三针的基础上,应用手/足三针、手/足挛三针进行治疗,并根据中风偏瘫的口角斜、言语不利等不同临床表现,对症采用口三针、舌三针等组穴进行治疗,体现了靳三针治疗中风取穴灵活、针对性强的特点和优势。
靳三针治疗中风偏瘫主要采用:
1.颞三针 耳尖直上发际2寸为第一针,在第一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1寸为第二、第三针。主要治疗肢体的运动和感觉障碍。
2.手三针 合谷、曲池、外关。主治:上肢瘫痪。
3.足三针 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主治:下肢感觉或运动障碍,下肢瘫痪。
4.肩三针 肩峰下凹陷中为第一针,同水平前后各2寸分别为第二针和第三针。
主治:上肢瘫痪、肩不举。
5.挛三针上肢挛三针——极泉、尺泽、内关;下肢挛三针——鼠鼷、阴陵泉、三阴交。主治: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6.四神针 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寸。
7.脑三针 脑户穴和左右脑室穴共三穴。主治:肢体活动障碍,躯体不平衡。
8.智三针 神庭穴为第一针,左右两本神穴为第二、第三针。主治:意识不清、精神障碍。
9.舌三针 以拇指一、二指骨间横纹平贴于下颌前缘,拇指尖处为第一针,其左右旁开
1寸处为第二、第三针。主治:发音不清,哑不能言、流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