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维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从医50余载,师古不泥,发展创新,中西汇通,医术精湛,治学严谨。张家维教授经过五十余年的临床经验,擅长运用针灸中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神经内科的脑血管疾病、癫痫,内科的头痛、高血压等,妇科的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男性科的遗精、阳痿、早泻、不育等,五官科的耳鸣耳聋、近视、过敏性鼻炎,小儿科的小儿脑瘫、小儿多动症、小儿智力低下,骨伤科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三生有幸,能师从恩师张家维教授,在恩师的关怀下,完成我博士阶段的学习,并成为张家维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之一。恩师医术精湛,为人和善,侍诊左右,感触颇多。
1.重脉诊,信揣穴
与时下很多医生依赖化验单和各种物理检查来诊断疾病不同,张教授十分重视切诊(包括切脉和切肌肤)。他在同病人切脉时,总是调匀呼吸,平心静气,每次切脉的时间约为2分钟,分浮、中、深三部反复揣摩,切脉完毕后在患者手上寸、关、尺部留下三个深深的指痕。张教授解释说,医圣张仲景在《伤寒卒病论》的序中早已指出许多医生在切脉时“动数发息,不满五十”这种错误。现在很多年轻的中医师过度依赖各种物理和生化的检查,而忽视甚至怀疑脉诊的科学性和重要性,这十分的可惜。
另外,张教授十分重视针刺前,先要“揣穴”,就是在穴位处进行切按推等手法,发现有阳性反应点才进行针刺,“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
2.“飞针博导”
张家维教授擅长“飞针”,即快速旋转进针法,具有进针快,无痛的特点。张家维教授作为博士生导师,他的学生都擅长这种“飞针”法,“飞针博导”由此而来。张老进针时采用飞法,或双手飞针手法(即双手同时进针),迅速进针,减轻疼痛;捻转进针,增强针感和引气至病所,使针轻巧、快速地透过皮肤;对于针感较差或不明显者,采用飞针催气法催针运气,同时辩证及辨穴行飞针补泻法。“飞针法”的针刺刺激主要通过I、Ⅱ类纤维的传递,而不是Ⅲ类纤维及C类纤维,因而可减轻进针所引起的疼痛。小儿怕痛,容易哭闹,特别是小儿脑瘫、小儿多动症这类的小儿患者,快速进针可以缓解疼痛,进针不痛或少痛,使小儿在针刺时少哭、不闹、不动,较好地配合医者治疗,因此能取得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张教授治疗小儿脑瘫的常用穴位有:四神聪、率谷、上星、印堂、太阳、素髎、人中、合谷、外关、足三里、太冲等。
3.学中医,不断创新
张家维教授常讲“活到老,学到老”,学中医不仅要继承先辈的经验,更要结合现代技术创新。张家维教授首创电梅花针及“围刺”治疗斑秃。张教授首次将G6805电针机的输出导线的末端缠绕在七星梅花针的针身上,再叩刺斑秃处皮肤。对于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头发的再生长,具有明显的作用。同时,在斑秃局部采用“围刺”法,即先在斑秃的中心处先针一针,再前后左右围刺四针,再围刺八针,效果优良。
针灸治疗小儿癫痫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在针刺或穴位埋线时容易诱发小儿的癫痫发作。张教授根据西药“安定”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就将埋线用的羊肠线提前24小时浸泡于安定注射液中,再用此线埋入所选的穴位中,大大减少了因埋线而诱发小儿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张教授治疗癫痫常选以下穴位埋线,癫痫穴、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