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重视中医在治未病上的优势,而中医饮食调补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食物的性能、食物与健康的关系,并利用食物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科学。赵老临证,非常注重对病人进行饮食调补,指出应注意协调人体内部、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保持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饮食调补学要根据辨证论治的结果,选择具有不同性能的食物,或通过食物与中药配伍,经过烹调加工,可以制成体现中医汗、下、温、清等不同法则的饮食。赵老主要饮食调补法则有:补肺气法、补脾气法、补血法、滋阴法、补肾气法、补肾阴法、益胃生津法和润燥生津法。赵老常教病人用一些简便方法对身体进行调理。如引用梅兰芳和宋世雄等名人用石斛泡茶养嗓的案例对慢性咽炎或职业性用嗓较多的病患进行食疗指导,简单方便;对经常口干的病人,他也教他们把几十颗洗净的枸杞子放在煮饭的饭面中蒸熟后当零食时时吃一些,如果怕滋腻则加上一点砂仁或陈皮同蒸,简单有效,病人也乐意接受。
对于饮食,赵老还教病人进食蔬菜瓜果必须是当地产的、符合时令的。《黄帝内经》言“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这是饮食养生的关键,粮食作物五谷才是人体必需的培养“后天之本”的基础,五果、五畜、五菜都是调剂之品。《阴符经》云“食其时,百骸理”,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产地的水果最适合产地的人食用,因为当地的气候、土壤、环境,生产出来的瓜果蔬菜就是养当地人的,食用异地水果容易伤身。水果中有部分是寒凉的,久食、大量进食易损伤脾阳。脾胃喜温暖,脾胃温暖才能消化食物;而水果生冷,易伤脾胃,所以吃水果要有度,要以自己脾胃的功能而定,脾胃虚寒则不可多食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