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患者男,53岁,初诊时间:2017年8月7日。
主诉:双耳听力下降5年余。
病史: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耳听力下降,左耳为甚,曾于外院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耳聋”。近5年期间多次门诊治疗,但听力改善不明显。就诊时症见:双耳听力下降,左耳为甚,诉自觉耳内间有水泡声,睡眠一般,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
西医诊断:感音神经性耳聋。中医诊断:耳聋(肝火上扰证)。
治则:疏通三焦经气,清肝泄火。取穴以三焦经、胆经为主。
主穴:听会(双)、晕听区(双)、翳风(双);配穴:外关(左)、中渚(左)、太冲(双);
耳穴压豆: 内耳、肝、肾、内分泌、缘中。
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共治疗6周,患者听力明显好转,复测双耳听力基本正常。
按语:感音神经性耳聋是临床疑难类疾病,病情日久反复。听会穴是庄礼兴教授治疗耳疾经验穴。《灵枢•终始》曰:“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庄教授常以1.5寸针深刺听会穴,达到引经气入耳以疏利经气,引邪气散出以祛病除疴的效果。本例患者证属肝火上扰,晕听区为足少阳胆经循行分布之处,针刺此区既可疏通耳部气血,又可清泄肝胆之实火,鼓舞少阳生发之气。《灵枢•小针解》曰:“未睹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经之疾也。恶知其原者,先知何经之病所取之处也”,庄教授在运用针灸治疗疾病时,常先辨明何经病变,再结合病因病机选取具体穴位。三焦经与耳部关系密切,取之可调畅气机,宣通耳络。庄教授认为得气是治疗有效的关键因素,深刺听会穴可加强针感,气至而效速,临床上要注意手法操作,保证医疗安全。
(罗慧艺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