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礼兴教授临症近40载,长期从事针灸治疗中风病、痛证、癫痫、慢性免疫性疾病、神志病等方向,积累大量有效临床及学术经验,总结如下:
(1)传承司徒铃压灸百会疗法
压灸百会穴为已故著名针灸专家司徒铃积数十年之经验独创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法,庄礼兴教授传承此法,辨证与辨病结合,佐以颈段夹脊穴,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颈段夹脊穴。通过艾火渗透温通、针刺通经活血作用,改善血液的高粘状态和局部血管的痉挛状态,最终改善大脑的供血状况。
(2)传承司徒铃、张家维岭南挑针疗法
庄礼兴教授继承司徒铃教授、张家维教授的临床挑针疗法经验,改革创新挑针针具,以局部反应点、阿是点以及辨证取穴作为挑针部位,形成独特的选取挑针部位的方法,并深入探讨治疗原理,广泛在岭南地区推广应用,形成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挑针疗法。
(3)创新发展靳三针疗法穴组
庄礼兴教授作为靳三针疗法代表性传承人及靳三针疗法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组织团队总结形成具有独特风格与显著疗效的“靳三针”针灸治疗体系。在治疗系列脑病方面,强调分经辨证和针刺治神,具有独特的进针特色和补泻手法特点,提高对中风病、小儿脑瘫等重大疾病、疑难病的诊疗能力,将靳三针穴组由原39组发展至45组。针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特点,创立了挛三针(上肢挛三针:极泉、尺泽、内关;下肢挛三针:鼠鼷、阴陵泉、三阴交)、开三针(人中、涌泉、中冲)等新的有效穴位组方,确立了颞三针配合手足三针治疗迟缓性偏瘫、挛三针为主治疗痉挛性偏瘫的优化方案,方案体现了穴位与病证相适宜,是针灸处方中难得的模式。2011年,该操作技术规范正式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在全国逾十家具有代表性的大型中医院进行临床应用且得到疗效验证。庄礼兴教授带领流派传承工作室建立了10个二级工作站,促进靳三针疗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发表相关论文47篇、完成国家级课题两项,省部级科研课题两项,省级成果登记一项,获得极高的社会影响力。
(4)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难治性癫痫
庄礼兴教授对埋线的穴位的选择进行了优化组合,提出了癫痫发生和进展的细胞凋亡机制假说,在此基础上结合抗癫痫药物治疗难治性癫痫,有效控制难治性癫痫的发作频率和程度,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其课题《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全面发作性癫痫临床研究》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广州市中医医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等多中心推广及得到临床验证,疗效肯定。该项技术已经作为中医适宜诊疗技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进行全国推广,并拍摄了技术操作视频和临床示范主题片,为教学、临床示范推广使用。
(5)天灸疗法的改革与创新
庄礼兴教授继承著名已故针灸名家司徒铃教授、靳瑞教授在穴位敷贴药物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方面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带领科研团队在穴位选择、药物的筛选这两个关键技术要点上有新研究的突破,采用辨证选穴、辨证虚实、寒热等个体化的施治,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经济效益,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两项,省级成果登记一项。每年我院接受天灸治疗的患者8-10万人次,呈井喷之势。团队还积极支援广东省多家地市级中医院开展天灸诊疗活动,将天灸疗法最新成果带到基层,极大地益及广大人民群众。
(6)创立调神针法
庄礼兴教授根据多年的临证经验,在深入挖掘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以调神针法,强调针刺治神,适用于精神、心理异常相关的疾病。本理论强调元神、心神对机体的统摄作用,重视情志致病因素以及疾病转化过程中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不仅是“凡刺之法,必本于神”思想的深刻体现,而且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思想相吻合。临床治疗效果较传统针灸方案更佳,尤其对心理异常疾患、心身疾病等往往有奇效。现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期刊论文多篇,获得广泛好评。
(谢晓燕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