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2021

老人报:胃痛反酸 试试浮针治疗

来源: 广州中医药

胃痛反酸   试试浮针治疗

2020-7-27老人报10版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护理中心主治医师 黄辉霞

 记者:蔡卫杨   通讯员:张秋霞、锁卓琪

     曾叔是长期的胃痛患者,平时坐也不是,躺也不是,总之就是胀痛,胃镜检查结果:浅表性胃炎。他完全不能吃甜的东西,一吃就反酸,一打嗝就好受些,有时晚上胀痛到都影响睡眠了。吃了很多的中西药,也看了好多的医生,但病情反复,让他觉得十分痛苦。直至他经历了一次“奇特”的治疗体验——浮针治疗,病情才开始好转。

     腹部打几针 胀痛去无踪

     只听医生“嗒”地一声,用进针器在曾叔腹部打了几针,几乎没感觉到疼痛,看见医生把进入皮下的针“拨拉”几下,并配合医生的要求做了几个动作,曾叔的肚子开始咕咕地响,并开始不停打嗝,再配合耳穴等治疗。治疗后曾叔往家走,一路“打嗝”,心情竟然变得异常舒畅起来,好像几个月甚至一年以来的郁闷都消散了。

     经复诊几次之后,曾叔已经好了大半,以前不敢吃的甜食也开始可以吃一点了,他逢人就说,觉得做人的乐趣又回来了。医生告诉他,这个疗法叫浮针疗法。曾叔感叹,原来胃痛可以通过外治法解决的,而且效果还那么快,真是“长见识”了。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护理中心主治医师黄辉霞解释,浮针疗法是采用皮下扫散并配合再灌注活动的一种现代针灸的方法,对于痛症的理解多基于现代医学的肌肉与筋膜的理论,认为是肌肉的紧张(患肌)缺血导致的各种疼痛。而临床实践证明,患肌的解除能实现症状的即时缓解,如果能坚持治疗,一般效果都不错。特别是对于很多顽固性的疼痛及功能障碍,如胃痛、痛经、肩周炎、习惯性便秘、颈椎痛、足跟痛、陈旧性踝关节损伤、术后疼痛等都有解决的可能。

     温馨提醒

     夏季或气温较高时,留针不宜过长,偶见有皮下出血及晕针的情况。此外,以下情况不适宜进行浮针治疗:1.针灸禁忌证;2.全身浮肿;3.局部红热肿大;4.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患者;5.局部皮肤有感染、溃疡、疤痕或肿瘤的患者;6.过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的患者;7.常或者易晕针的患者。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