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首届中医药在围麻醉期应用研讨会》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召开
2010年1月16日,广东省《首届中医药在围麻醉期的应用研讨会》在马武华主任、庄新茂副主任带领下经过三个月精心的筹备,在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各领导和各个职能科室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我院顺利召开。
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加强中医药在保护人民健康中的作用是国家长期的政策,我国麻醉学研究一直处于借鉴西方麻醉学研究的境界,却忽略了祖国医学博大精深的理论以及精妙绝伦的医术。围术期生命维护,器官保护,减轻疼痛,提高免疫功能以及减少围麻醉期并发症,在过去、现在、甚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困扰麻醉医学的难题,而解决这些难题,单纯从现代医学着手有时是难以预防和治疗的。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些问题,从中医的理论加以解释和应用,也许可以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而在这些方面国外的很多专家学者对中医药在围麻醉期的应用在某些方面已经走在我们的前面,在我们国家加强中医药在麻醉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会议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马武华教授主持。
来自中山大学附一、二、三,五院、东山病区和黄埔病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珠江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各个附属和教学医院、广州医学院各个附属医院、暨南大学附属各医院、各省属医院、市属医院及广东省各地如深圳、珠海、东莞、肇庆、罗定、番禺、花都的西医医院、中医医院麻醉科主任、ICU主任、教授、医生们和研究生200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整个会场座无虚席,不得不请工作人员在后面过道加位。
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副院长熊利泽教授,江苏省麻醉学会副主任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崔苏扬教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金世明教授,广东省麻醉分会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古妙宁教授,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山一院陈秉学教授, 广东医师协会麻醉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主任彭书崚教授,广州市麻醉学会主任委员佘守章教授,美國南加州大學前疼痛治療中心主任Martin Saiwong Mok, M.D.,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邝卫红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何伟副院长,广州中医药大学附一院老前辈王耀松和谢福生教授,广东省麻醉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山三院黑子清教授, 广东省麻醉学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施冲教授, 广东省麻醉学会副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附二院招伟贤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一院医务处程宇星科长,广州中医药大学附一院心胸血管外科主任陈海生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
国内几位著名的专家就有关专题进行了精彩演讲。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副院长兼麻醉科主任、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世界麻醉医师联合会亚澳区副主席,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副主任委员熊利泽教授就中医药与心脑保护给大家做了一个极有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演讲,他结合他的团队所做的中药和针刺对心脑保护的研究(获得数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外研究合作项目,在国外发表了近50篇SCI论文),从课题的提出到逐步的实施到论文的发表等给大家做了详尽的精彩的演讲,让200多位代表领略了大师的风采。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博士生导师崔苏扬教授就银杏叶提取物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徐世元教授的团队就黄芪与川芎嗪对幕上肿瘤切除术围术期脑保护作用,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黑子清教授就黄芪抗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分别结合他们自己的研究给大家做了即生动又精彩的演讲,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施冲教授就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经验做了精彩的介绍。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马武华教授给各位专家汇报了《中医药在麻醉中应用的几点思考》。他分别从必要性、紧迫性、定位、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存在问题、应用前景七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加强中医药在麻醉中应用即是时代的需要,又是现实的需要,即是医生的需要,更是患者的需要,在减少各种麻醉的副作用方面大有作为;鉴于国外在某些方面已经远远走在我国的前面,因此此项工作刻不容缓;关于定位,马武华教授指出,针刺,中药,颈丛、臂丛、硬外、腰麻、全麻都是平衡麻醉的一部分,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包打天下,各有各的优缺点,即使是全麻也有许多的副作用,针刺,中药应定位为平衡麻醉的一部分,取长补短,发挥这两者的优势,不能走70年代定位为针刺麻醉的老路,而导致中医药在麻醉中应用日渐式微的状况;因此,中医药应在器官保护、血液保护(特殊器官)、降低术后恶心呕吐、降低围麻醉期应激反应、增强麻醉中和术后镇痛效果、改善免疫功能、改善术后认知功能、复合全麻降低麻药用量,促进康复、降低病人费用等等各方面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并结合一附院麻醉科所开展的16个中医药课题的研究和国外的研究进行了汇报。关于研究方法,马武华教授认为应该以临床研究为突破口,力求能解决实际问题,如降低PONV的发生率,改善认知,提高免疫等,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应用现代手段为研究服务,标准统一规范。关于应用前景,他认为加强对中医药的应用是国家长期的政策,政府资助力度大,是解决现代麻醉副作用的现实需要,现在又是全世界的研究热点,因此,必然有良好的前景。
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学、医院和全科同仁的大力支持和努力下,本次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