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2020

战“疫”,一院人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前进!——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在校生及毕业生们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

来源: 广州中医药


战“疫”,一院人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前进!

——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在校生及毕业生们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有个伟大的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有座英雄的城市,披上铠甲奋力战斗;有群可爱的人,无畏前行勇敢坚定。世界无论怎么变化,都离不开爱。
    此时此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及毕业生们主动发挥专业优势,不惧艰险,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践行“传承创新,精诚至善”的广中医一院精神。
    1、战“疫”有我,本科志愿者在行动
    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要部署,要求上下一心,安全有效地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在广中医,有一群可爱的人正在用行动书写答卷。
    迅速组织,快速落实,分团委、团支部在行动!
    我院学生分团委开展线上主题团日活动,学院22个团支部积极响应,运用多种方式向一线医务工作者致敬,积极宣传抗疫知识,开展线上接力传祝福等活动,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时期强信心、暖人心,弘扬大学生青春正能量。
    青年担当,志愿服务,青年突击队在行动!
    我院天使之翼志愿者第一时间成立青年突击队。短短一个晚上的时间,核心成员集结完毕,各骋所长,明确分工,制定任务清单。组建抗疫心理援助平台支持团队,为义务做心理疏导的专家们提供必要支持和帮助;在"天使之翼"医学生志愿者团队公众号发布系列宣教文章,倡导全体同学居家抗疫,发挥专业优势带领家人正确、理性面对疫情,以点带面连成“身边的防疫新战线”;转发一附院援汉广东医疗队的先进事迹,倡导全体医学生学习榜样,牢记使命;美术组用画笔勾勒医务工作者无畏前行的身影,文艺组为身在前线的师长改编歌曲《和你一样》并发动各省市同学录制加油视频为一线医务工作者打气,立志以行动延续师长胸怀家国的责任与担当。

 
    投身社区(村)战疫阻击战,青年团员在行动!
    在抗疫第一线,我院的青年团员们积极响应号召,在社区(村)的指导下,发挥医学专业特长当好“战斗员”、“宣传员”、“保障员”,筑起防疫青春长城!
    我院2017级中医学长学制的邢鸿敏同学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积极主动投入到志愿工作中,在镇村的各个路口为往来车辆人员检测体温,凸显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和担当;2019级中医学五年制的新疆维族学生穆巴热克·肖开提作为社区志愿者,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在小区内值班,帮助居民及时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和正确的防护措施;还有在社区、村里主动报名做疫情防控志愿者的2019级中医学五年制胡胜男、黄协琪同学……
    2、战“疫”有爱,研究生学子勇战前线
    2月的北方,室外气温很低,并不时伴随风雪交加。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高速路口密集的车流中,执勤点值班同志的身影勤恳而坚毅。这其中,就有我院2019级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张佳琦和她的妈妈,她们冒着寒风冷雨毅然坚守岗位,询问、测量、记录等一件件工作有序进行。

    张佳琦同学的妈妈是河南省一家医院的护理工作者,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自愿奔赴一线战疫情,被分配到函谷关高速路口疫情执勤点值班。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在学院老师们的潜移默化下,帮助他人、救死扶伤的信念种子在张佳琦心中种下并悄然生长。面对无情的病毒,她选择与母亲一同作战,成为在函谷关高速路口执勤的疫情志愿者,成为战斗在疫情最前沿的一位勇士,用爱浇灌善的大树。

    除了张佳琦同学,还有第一个报名支援一附院急诊科工作的心血管专业博士生李睿同学以及其他踊跃报名的研究生们。相比于众多奋战在武汉的一线医疗工作者,相比于正在各医院参与救治患者的医护人员,研究生们的想法或许是稚嫩的,力量是微弱的,但大家勇敢地站了出来,义无反顾地投身阻击疫情第一线,不是作为旁观者,而是作为参与者。作为可以直接为阻击疫情贡献力量的在校医学生,他们的精神值得广大医学生学习,相信善与爱滋养的信念之树也必定会陪伴他们走向日后的行医之路。
    3、战“疫”有志,一院毕业生们逆行冲锋
    披上战衣的女战士
    本科和硕士阶段都在我院学习的张晶晶,是本次积极投身抗疫一线的一院毕业生。在2018年硕士毕业后,张晶晶回到家乡湖北,并成为湖北一家医院的中医生。在本次疫情中,原本计划在2020年2月2日领证结婚的张晶晶,毅然推迟婚期,舍小家顾大家,只身挺进抗疫一线。张晶晶说:“面对疫情,毅然逆行,救死扶伤,不怕吃苦,不怕牺牲,一心为患者,是医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亦是从一院沿袭而来的大医精神。”正是这份决心和不怕牺牲的精神,让她忘却了恐惧,在新冠肺炎爆发时,像无数的广中医一院人一样,披上战衣,奋身抗疫。

    “遵循救死扶伤的初心,踏实认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一院毕业生张晶晶这个普通的年轻医生,秉持着如此简单却深刻的信条,与无数的医务人员一同战“疫”。她是无数平凡而又伟大的医护人员中的一员,也是无数广中医一院人的缩影。
    我在雷神山为家乡而战
    2020年1月31日,得知自己所在的医院要组建雷神山医疗队,我院2013届硕士毕业生范鸿儒医生,立即请缨参加。领导接到电话,听到他泣不成声,还以为他身体不适,建议继续休养。不料范鸿儒却说:“我不能停下来,停下来就会想到老人的离去,只有在工作中才能淡忘一些。武汉是我的家乡,我要去雷神山,为家乡继续战斗!”他的妻子牛晓静,也是我院毕业生,目前在武汉市一家中医院当内分泌科医生。她十分支持丈夫的决定,读懂了丈夫选择背后的深情和无畏。
    2月6日上午8时,范鸿儒在冷雨中出征雷神山医院,成为首批进驻该院的医疗队成员之一。进驻至今,范鸿儒经历了太多的精神冲击,也曾因患者的离去而失声痛哭。在支援的时候,每天穿着防护服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甚至不能吃饭,他都坚持了下来。他将悲痛化为力量,将所学化为直指病毒的利剑,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专业特色优势,全力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在疫区,范鸿儒选择了逆行到最前线,直面猖狂的病魔,怀揣一颗赤子之心,一心力挽狂澜,为家乡人民守住健康大门。
    妙用中医战病毒
    “作为一名医生,使命在肩责任在前,必须勇担当、敢作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安全”,战“疫”的关键时刻,这样的声音让人倍感振奋。我院1994级学生刘禹翔,从1月31日开始,奉命进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参与救治工作。

    每天3-4个小时深入病区采集“四诊”资料,再用2-3小时将病区拍的舌苔、采集的病史重新整理,写会诊单,开中药,常常忙碌到深夜——这是刘禹翔和她的同伴们每天工作的真实写照。当看到病人得到中药治疗后,发热、咳嗽、乏力、呕吐、腹泻、纳差等症状明显改善,肺部CT病灶吸收速度也加快了,从卧在床上低声懒言到说话声音响亮,她和战友们由衷地感到欣慰,也深切地感到自豪和责任的重大。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毅之士,以仁为己任。2月17日,刘禹翔作为深圳市支援湖北中医医疗队队长,率队出征武汉,支援雷神山医院。相信刘禹翔这位广中医一院人一定会以中医药为刀盾,在这条并不轻松的战“疫”道路上,坚持到底。
    在战“疫”史诗中,广中医一院人的故事会一个接一个地发展下去。“所谓岁月静好的生活,皆因有一群怀抱信仰与使命的人,在我们不知道的时间,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为了生命的重量为了好好活着而负重前行”,还有许许多多的广中医一院人不惧挑战,全力以赴,在各个地方发光发热。也许我们无法获悉每个人的故事,无法感受每个人的心路历程,但我们一定可窥得所有医护人员践行孙思邈所云“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拳拳之心与殷殷之情。
 
一院本科志愿者们,
我敬你经历时难还热心服务,
我敬你力量虽小仍发光发热!
一院研究生学子们,
我敬你斗转星移还初心不改,
我敬你虽是孩子仍力援前线!
一院毕业生院友们,
我敬你山水迢迢还奋不顾身,
我敬你满身伤痕仍如此认真!
待春暖花开,笑看车水马龙;
待阴霾散去,重拾人间烟火。
过去,现在,未来,
广中医一院举院上下誓愿与逆行者一同前进,
同全国人民一起共度难关,共赴未来。 
战“疫”,一院人一直在路上,一院人一直在前进!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