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2020
【援汉纪实】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广中医一附院援汉广东医疗队传来喜讯
来源:
广州中医药
【援汉纪实】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广中医一附院援汉广东医疗队传来喜讯
疫情就是命令,生命重如泰山。危急时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时间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安排派出了国家援鄂医疗队,医护人员共18人,在2020年1月27日(大年初三)早上六点逆向而行向武汉疫情核心区挺进。

18名队员出征前合照
经过4小时的连续奔波,广东援鄂医疗队车队终于在当天中午到达武汉。我们队很多人是第一次来武汉,作为内地城市,武汉城市的现代化显然超过了大家的想象,但城区内沉寂的气氛也同样震惊了我们每一个人。雄伟的长江大桥只能看到几辆贴着抗击疫情标语的车在穿行。进入最繁华的江汉路、中山路只能看到几个穿防疫志愿者服装的行人。路上温敏勇队长向全体队员介绍这次对口援助单位(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情况,同时叮嘱大家对这次援助困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求每一位队员必须牢牢记住:“贯穿始终的感控防护是大家平安归来的前提;明确职责,恪守岗位,早期识别,分层救治;尽可能接受心理疏导和自我的心理调整,特别是失望和沮丧的时候,有条件时充分休息,让生理、心理保持良好状态。”这是攻坚克难,打赢抗疫战争的基本要求。
载着我们一行人的大巴直接停在了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门诊大楼前,医院人流穿梭,与街道形成鲜明的反差。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距离本次疫情发现地——华南海鲜市场1.8公里,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即确诊于此。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这家综合医院尽其所能将普通病房改为隔离病房,全力收治发热患者。医务人员和设备超负荷地坚守了一个月。一位护士告诉我们,她们每天在隔离室都要工作6-8小时,不能喝水,生怕因为上厕所浪费一套防护服,即使到了吃饭时间,大家依然没有办法停下手上工作。这种忘我的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初步安顿后,双方医护人员来到会议室对科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进行探讨,并根据控感要求对隔离病房改造工作、国家中医医疗队的工作机制讨论形成初步一致意见,来武汉第三天就正式进入战斗状态。
一、工作机制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指示精神,在目前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特效药物的情况下,国家中医医疗队要在驰援医院独立接管病区,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1月29日接管呼吸四病区,成立“广中医一院-湖北中西医病区”,编制床位数35张。1月30日8时医疗队医护人员按照排班正式进入病区开展临床工作,党员率先进入隔离病房,与当地医院的医护人员并肩作战,共克新冠肺炎疫情。

团队协作,众志成城
二、防字当头
(防控感染是首当其冲的重要问题)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病毒传染未知和不确定性,如何更加科学地改造现有病区,降低感染,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下病区当天我们就与广东省同批赴武汉支援抗疫的控感专家就如何科学改造隔离病房,科学专业的防控进行了专业交流。医疗队分别就进一步优化就诊流程、病人的分层管理、病区的感控布局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力求达到感控要求。同时,我们全体医疗队员对穿脱防护衣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培训,并且人人过关才可上岗。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落实到位,统一观念。只有防护好自己,才有能力救治更多的病人,才有实力打赢这场抗疫战。
三、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
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如何进行中医诊治工作,是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医疗组改变常规中医四诊方法,在有限的查房时间内获得更多患者的“望、问、切、查”资料,以便把救治工作由点到面地迅速开展。

我们结合患者的发病特点,依据中医诊疗“十问歌”的诊断要求,制作了统一的查房记录表,对基本资料、症状、舌脉象等一系列进行简化填写,同时使用手机对患者舌像进行采集,一一对应,最后,所有资料汇总,每个患者建立一套中医四诊资料库,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指导原则,根据患者不同的症舌脉表现和证候分期进行辨证施治、遣方用药,如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针剂。通过上述综合方法,我们对患者的辨证治疗更加精准,治疗效果参照对比更加客观。这使得患者依从性增加,信任感增强,从而更加真实地凸显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治疗效果。

四、开展远程中医会诊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当年抗击非典的定点医院,在治疗病毒感染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院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林培政教授,广东省名中医、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带头人、伤寒论教研室主任李赛美教授,学科学术带头人、温病教研室主任吴智兵教授,学科学术带头人、金匮要略教研室主任林昌松教授等齐齐出阵,通过多学科远程会诊平台(MDT),四位教授与医疗队温敏勇队长、詹少锋支部书记进行了“近距离”面对面无障碍交流。两人介绍了患者病情和目前治疗情况,并利用手机视频聊天功能,让专家们与患者直接交流,完成望诊、问诊。

2020年2月3日下午,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专家组为武汉疫区患者远程中医会诊
会诊的两位患者都是当地医院医务人员,一位是女性,65岁,间断发热4天入院。另一位男性,58岁,因“间断发热10天,胸闷气短5天”入院。胸部CT均提示:双肺渗出病变,考虑病毒性肺炎。西医诊断为:病毒性肺炎。我们依靠着广中医一附院这个强大后盾,通过远程中医会诊增强了两位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经中医药的辨证施治,目前两位患者病情均明显好转。
五、中医护理工作突出
病区的护理工作增强,使得我们的救治工作如虎添翼。除常规护理外,在病区工作中加入中医护理内容。中医护理工作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消除患者紧张、孤立的消极情绪。耳穴压豆和穴位按摩能够缓解患者失眠、焦虑抑郁及腹胀等不适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对于稍稳定患者进行肺康复锻炼。这一系列规范化的中医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提高病人参与度,让他们主动积极配合医疗工作。患者对护士姑娘说,看到自己的症状好转,第一次开始笑出声音来了,对广东医疗队的到来点赞!
六、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接管病区后,中医药使用率为100%。我们通过中医药综合治疗,取得显著效果,受到众多患者的肯定和称赞。截止2月13日8时,广中医一附院医疗队负责病区累计收治
61例,累计确诊43例。目前在治患者 35例 (重症31例,危重症 4例
),症状改善(包括乏力、发烧、咳嗽、咽痛、纳差等改善和影像学改善)55例,4例患者已出院,病情好转转入普通病房观察隔离的1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