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2020

会变形的兔子——谈谈新冠肺炎疫情下我们如何应对焦虑

来源: 广州中医药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中医一院全院动员,全方位抗疫,2月4日“抗疫,我们在一起”心理援助平台向社会公布以来,不断接到社会各界的热线咨询和网络平台咨询,不少民众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下,会出现过度紧张、恐慌、压力、焦虑和失眠等情形,影响了正常生活;同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对原本患有抑郁症、焦虑症等的来访者的巨大挑战,严峻的疫情、严格的防控等都可能成为他们面临的巨大压力,加重症状。为更好的服务广大群众,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抗疫心理援助团队专家推出系列心理科普文章,希望成为您的“心灵护工”。

 
会变形的兔子
——谈谈新冠肺炎疫情下我们如何应对焦虑
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战疫,我们在一起”心理援助平台专家团队成员宋斌
    心理学家说,焦虑是我们的大脑面对一个强有力的刺激时,我们对未知的目标丧失了控制感。于是,我们的精神和心灵就会出现不舒服,紧张,焦躁不安的失衡状态。
    这就是焦虑。
    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把人们对死亡的焦虑笼罩在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里,让我们一起床就开始刷手机抢口罩;是白衣天使,逆风而行,慢慢的让阳光穿透了这喘不过气的忧伤,让我们闻到了希望的味道。是的,这两种似乎完全不同的结果,都由我们的焦虑而起:过度担心的焦虑让我们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也是由焦虑而生的应激也让我们披上战袍,所向披靡。
我们人类,在面对危机时,焦虑是感受到的最普遍的一种情绪。
处理我们的焦虑,首先,我们要“看见”它。
    想像一下,如果明天你要参加一门从未复习过的考试,当下你是怎样的一种状态?惴惴不安,心神不宁,心中仿佛有一只兔子怦怦乱撞。对的,这种感觉就是焦虑。焦虑就像那只怦怦乱撞的兔子,它让你的心难以安宁。再想一下,如果明天要面临的事情关乎生死,当下你会如何?或许那种惴惴不安会变成彻夜难眠,甚至暴躁抑郁;这时候的焦虑,不再是那只小兔子了,它仿佛变成了一只长着獠牙的大怪物,在你的眼前,你的耳边,惊扰你,恐吓你。这时候焦虑已经开始让你的心灵充满动荡。
    当我们“看见”了焦虑,接下来我们要“抱持”它。
     如果我们用拒绝的态度,去应对我们任何一个情绪,可能我们都会铩羽而归。面对焦虑,我们可以尝试接纳它,抱持它。要知道,不管是那只惴惴不安的小兔子,还是那个长着獠牙的大怪物都跟我们自己有关,那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尽管这部分会让我们自己不舒服。所以,当兔子和大怪物来找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跟他们说说话:你好。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先坐在这里待一会吗?当我们“尊重与接纳”了它们的存在,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或许那个獠牙的大怪物会变回到兔子,而兔子也会温顺很多。
    实际上,如果我们“抱持”了焦虑,我们更容易回归到理性,而理性又会让我们发展出处理现实问题的策略。所以很多时候,焦虑也常常给我们力量,让我们追求我们的“掌控感”,让我们回归到我们感受到安全的平衡状态。不论是逆风而行的英雄们在前线披荆斩棘,还是让火神山雷神山拔地而起的上千名建筑工人的日追夜赶,都是我们人类在应对焦虑时所涌起的力量和勇气。
   就像平日里生活的那样,愿在后方的我们每个人都守护住自己的“疆土”:带着这个“焦虑的兔子”,做可做的事,走该走的路,安心工作,安心生活。
专家简介:宋斌,心理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心理卫生辅导中心教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广州市少年宫特聘儿童心理教育专家。曾获得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个人,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中心主任等称号。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